•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孫亞夫:對臺大政方針會保持連續性且與時俱進(2012.12.22)

2012-12-24 09:2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22日在臺北表示,中共十八大報告充分肯定了4年多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大成就,提出了今後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明確了發展兩岸關係的努力方向和前進目標,體現了對臺工作大政方針一以貫之的繼承性、與時俱進的創新性、開拓進取的前瞻性。對臺大政方針不但不會改變,相反會保持連續性,並且著眼未來的發展而與時俱進。

  臺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22日舉行“‘九二共識’20週年論壇——兩岸關係發展之新情勢與展望研討會”,孫亞夫在會上致辭時作上述表示。

  他説,理解中共十八大報告對臺政策宣示,首先要看這一宣示的背景。4年多來,經由兩岸雙方和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兩岸關係實現重大轉折,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豐碩成果。雖然仍受到“臺獨”分裂勢力的阻撓,受到長期延續的固有矛盾的制約,受到某些外部勢力的牽制,但總的看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是厚實了而不是削弱了,兩岸人民是靠近了而不是疏遠了,兩岸經濟、文化、社會聯繫是密切了而不是弱化了,“臺獨”主張的市場是縮小了而不是擴張了。實踐證明,我們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張行之有效。事實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共同願望,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符合時代發展進步潮流,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孫亞夫指出,理解中共十八大報告對臺政策宣示的新意涵與新發展,需要認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這一思想指出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堅持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重要途徑是深化交流合作、推進協商談判,強大動力是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鬥,必要條件是反對“臺獨”分裂活動,這就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豐富的內涵。在這一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增進政治互信、推進經濟合作、加強文化交流、協商涉外事務、解決政治軍事問題等6個方面的政策主張,構成一個系統的體系。我們希望通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利於兩岸同胞擴大共同利益、增強精神紐帶、融洽彼此感情,以利於兩岸雙方建立互信、良性互動、積累共識、解決爭議,以利於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以利於遏制“臺獨”分裂圖謀、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為臺海地區謀和平,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十八大報告對臺政策宣示對實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的成功經驗進行了概括,並且賦予了新的意涵。

  孫亞夫説,理解中共十八大報告對臺政策宣示所揭示的思路,需要把握今後一個時期發展兩岸關係的主要任務和應具有的要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進入鞏固和深化的新階段,新形勢下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四個要件是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努力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鬥、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圖謀。

  他表示,我們希望兩岸雙方恪守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求同存異、聚同化異,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動,保持兩岸關係正確方向和前進勢頭。我們希望實現兩岸交流合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深化經濟合作,厚植互利雙贏的共同利益;擴大文化交流,增強一脈相承的民族認同;密切人民交往,融洽親如一家的同胞感情;促進平等協商,加強各領域的制度建設。我們希望兩岸同胞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共同享有發展成果,維護好、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我們將繼續反對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要條件和穩定環境。  (記者 張勇 譚喆)

[責任編輯: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