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市場成交額逾1700億元 北交所流動性持續改善
11月以來,北交所迎來一波火熱行情,雖然近日市場漲幅有所回落,但總體來看,北交所市場已經成功“出圈”。
數據顯示,11月,北交所市場成交額達1739.98億元,新股賺錢效應不斷顯現。機構普遍認為,多重積極因素疊加下,北交所長期向好趨勢不改,短期回調後上漲更健康。
11月市場成交額逾1700億元
具體來看,本週(11月27日至12月1日),北證50指數下跌6.72%,收于922.51點;市場成交額達942.32億元,較上周599.93億元進一步放量。從月度表現來看,11月份,北證50指數上漲27.54%,市場成交額達1739.98億元。
開源證券研究顯示,近一週北證A股整體PE估值回落到21.1倍,但北證A股日均成交額上升到196億元仍然活躍。上周上市的新股機科股份收盤漲幅158%,創造了良好的賺錢效應。截至2023年12月1日,2023年新上市公司首日漲幅均值升至50%,發行市盈率均值16.9倍,其中本年首日漲幅最大的前3家企業由阿為特(+1008.33%)、坤博精工(+244.46%)、巨能股份(+227.27%)保持。新股良好的賺錢效應吸引了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正在進入北交所市場,打新和參與二級市場交易。
從基金市場來看,北交所主題基金11月表現同樣不俗。國海證券研報顯示,北交所主題基金領跑 11 月主動權益市場,11月份收益前十的主動權益基金中,共8隻為北交所相關。其中,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 A(014279.OF)單月收益超 20%,排名全市場第一。今年以來收益最高的主動權益基金為東方區域發展(001614.OF),今年以來收益達 46.01%,相對偏股混合基金指數的超額為57.55%。
“北交所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新突破、新希望。本輪行情是北交所設立以來,第一次經歷蓄勢、上漲、下跌週期的行情,第一次使市場真正‘出圈’、引發市場熱烈討論的行情,第一次階段性流動性水準受到各方認可的行情。”有業內人士如此總結道。
多重因素持續催化
而在市場人士看來,11月份,北交所市場表現“出圈”並非偶然,有各方面的內在原因,包括改革措施不斷落地、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投資者預期短期改善等多方面原因。
“11月份北交所億‘出圈’主要受‘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驅動,特別是前期市場改革政策的從量變到質變,另外在投資者加速入場和北交所近期賺錢效應的帶動下,形成了正向迴圈,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關注。”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表示,北交所11月表現活躍大大超過很多之前不關注的投資者預期,但其中短期漲幅過大和市場過於活躍,監管對相關異動進行了監管,維護了市場正常的生態。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則認為,近期北交所市場的火爆是政策支援、優質企業、資金流入、估值優勢和市場活躍度提高等多種因素所致。他認為,去年以來,政策層面多次強調支援民營企業發展,推出多項舉措鼓勵專精特新發展,這為北交所市場的繁榮提供了支援;北交所市場已經匯集了一批具有成長潛力和行業優勢的優質企業,但部分公司估值曾經相對較低,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這為北交所大漲提供了基礎;隨著政策支援和優質企業的聚集,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大戶資金開始涌入北交所市場,這成為北交所大漲的引擎。這使得投資者更願意將資金投入北交所市場;隨著北交所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市場活躍度逐漸提高,投資者參與度增強,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本輪北交所行情是在宏觀環境趨穩回升的背景下,改革逐項落地扭轉預期、生態逐步改善提振信心的連鎖正向反饋效應,是資本市場持續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在北交所市場産生的累積反應。這輪行情也説明,通過深化改革和持續推進高品質擴容,北交所流動性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的。”有市場人士如是總結道。
近段時間,北交所政策利好仍在頻頻釋放。11月29日,恒生指數公司公佈,將北交所上市證券納入相關指數選股範疇,支援京港兩地進一步深化金融合作,這將使其成為首家把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證券納入旗下相關指數選股範疇的境外指數公司。11月17日,中證指數公司公告決定將符合條件的北交所證券納入中證全指樣本空間,並將於2023年12月指數樣本定期調整日實施。
流動性有望得到持續改善
北交所成功“出圈”以後,關注度明顯提高。在情緒降溫、估值水準降到一定幅度後,很可能還會有一輪上漲行情。機構普遍認為,北交所長期向好趨勢不改,短期回調後上漲更健康。
展望後市,諸海濱認為,近一週北交所處於震蕩和整固期,北交所流動性總體看仍處在恢復期,但短期流動性指標換手率升幅太高,甚至遠高於科創板和創業板,因此短期也面臨均值回落考驗,未來需要找到一個讓市場賺錢效應和企業融資的平衡點。但從新股賺錢效應和上周市場熱點公司活躍度看,市場整體活躍度還在。
“我們認為北交所公司股票被納入較多寬基指數有利於更多中長線資金通過指數産品配置北交所優質公司,有利於改善北交所流動性。因此北交所改革仍然在繼續,加上轉板制度落地後相關公司不遠即將出現,因此對於中期仍然建議樂觀,投資者可以關注業績增長確定的中等市值20-50億市值公司的機會。”諸海濱説。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近期“深改19條”相關細則落地速度明顯加快,落地後將促進北交所繼續快速擴容、引入優質投資標的、帶來增量資金,政策端同樣注重北交所産品創新及中長期資金入市,多因素疊加下預計流動性將在中長期維度得到持續改善,增量資金將涌入北交所板塊內部的優質投資標的。在此背景下建議關注北交所主題的投資機會。(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