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磁力”吸引更多國家優勢産業搶灘佈局

2023-11-30 08:5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天津11月29日電 題:“中國磁力”吸引更多國家優勢産業搶灘佈局

  新華社記者邵香雲、王寧、宋瑞

  天津市武清區丹佛斯全球製冷研發測試中心內,8個同時涵蓋變頻、定頻壓縮機新産品的項目正同步開展,涉及製冷、空調、熱泵等多個應用領域,部分産品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投放市場。

  這是丹麥企業丹佛斯集團在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的渦旋壓縮機研發和測試中心,於今年5月投用,總投資約1.4億元人民幣。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鍵説,這是丹佛斯落戶天津以來的第六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增資,體現了公司對中國先進研發製造和綠色發展的信心。

  這家丹麥龍頭企業于1996年在天津武清投資建廠,在其帶動下,目前已有近30家丹麥企業選擇在武清建立工廠和物流中心。

  “很多企業願意相信當地企業作出的決策,丹佛斯是丹麥較大的工業企業,具有較強的引領作用。”天津市武清區商務局二級調研員李立峰説。

  一家領軍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紛紛跟投、一次國際合作凝聚起一個産業集群、一個細分領域在中國紮根發芽……廣闊的市場前景、良好的營商環境,構成了中國市場的“磁力”,為越來越多的外國優勢産業集聚中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樣紮根天津武清20餘年的格拉司通機械(天津)有限公司,是芬蘭獨資企業,主要為建築、太陽能、家電和汽車玻璃行業提供玻璃深加工技術和服務。“我們來到天津後,也有一些芬蘭企業跟隨來華投資,大家相互分享資訊、交換在中國的發展經驗。”該公司總經理派卡説。

  更多國家優勢産業搶灘佈局中國市場的背後,是中國高品質對外開放持續釋放的吸引力。今年8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提出,要提高利用外資品質、持續加強外商投資保護等內容。

  不少的外國企業跟隨國家間合作的“大項目”而來,從此紮根中國。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間重大合作項目,新加坡企業益海嘉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尋得機遇,從事食用糧油銷售等業務。

  隸屬於新加坡達成包裝集團的天津丹盛包裝有限公司作為聯合利華的合作商,在天津港保稅區開展業務。該公司副總經理孔堯説,公司選址在聯合利華所在的工業園內,公司40%的業務來自聯合利華,每年總營業額可達1.2億元。

  據天津市商務局統計,新加坡長期位居天津外企投資數量前十的國家和地區之列。2021年以來,新加坡在天津新成立了40多家企業。

  一些專注細分市場的中小企業,往往是某些特定領域的“隱形冠軍”,能夠融入中國的供應鏈並不斷發展壯大。

  挪威上市企業埃肯集團在天津北辰投資辦廠,主營微硅粉及其相關材料的固廢利用。該天津公司負責人説,其從事的業務相對小眾化,但在中國市場佔有率較高,國內許多硅材料企業與之有關聯。隨著中國對環保日益重視,公司還在追加新投資,繼續擴大産能和産品線。

  不只是大型跨國公司,還有很多留學生將本國特色、優勢産業在中國轉化為“小微”企業,也為中國市場增添了新活力。35歲的葉門人默丁是天津大學的留學生,在天津開了一家阿拉伯風味餐廳,並在餐廳一角銷售阿拉伯風味零食及調味料,深受大家喜愛,“我想在中國做生意並留在這裡。”

  29歲的土耳其人歐子涵則是從天津高校畢業後,成立了一家國際貿易代理商公司,將品類齊全的“中國製造”銷往海外,“中國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和開放的營商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創業沃土”。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1947家,同比增長32.1%。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説,中國吸引外資不僅要“大而全”,也要“小而美”。更多國家的優勢産業、“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在華集聚發展,對於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