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新觀察丨智慧旅遊,智慧在哪

2023-11-27 08:2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智慧旅遊,這個詞或許你越來越頻繁聽到。

  在討論概念前,不如先感受感受案例: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中帶領觀眾經歷革命歲月的“長征”沉浸體驗、擁有幾十種虛擬現實裝備的南昌VR主題樂園、對全省數百家A級旅遊景區等實施監測的江蘇智慧文旅平臺……這些項目,都是智慧旅遊。

  其實,智慧旅遊就是以資訊技術為引領的現代科技與旅遊産業深度融合的産物。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進智慧旅遊發展。

  在近日于江蘇南京舉行的智慧旅遊發展大會暨智慧旅遊示範展示活動上,記者看到,近百個智慧旅遊示範項目集中展示、業內人士現場對接智慧旅遊供需情況,智慧旅遊的想像力在此充分展現。

  這是激活文化的智慧——

  打開網際網路,人們對虛擬博物館、虛擬石窟寺等線上文旅展覽已經司空見慣。在這些基礎“玩法”之上,數字技術激活旅遊中文化元素的“本領”正在不斷提高。

  比如,消失于歷史中的文物古跡,可以在元宇宙中得到“重生”。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塔”的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19世紀因戰火被毀。今年,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發佈大報恩寺琉璃塔數字復原成果,琉璃塔在數字世界中復現。遊客可用虛擬形象進入博物館推出的“報恩聖境元宇宙”。

  珍藏于一地的文化資源,也可以依靠智慧旅遊“活起來”“動起來”。湖南江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女書,被打造成能與觀眾互動的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在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的巨型球幕上變幻流轉,讓遊客身臨古畫之境……創造全新的文化內容和文化體驗,成為智慧旅遊的一個發展方向。

  這是營造空間的智慧——

  縱覽近年來火爆的文旅項目,從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到teamLab無相藝術空間,從上海迪士尼樂園到“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一個趨勢逐漸明晰:旅遊已經不再囿于傳統的文博場館、山水景區、文化勝地,創造文旅新空間成為旅遊業的新命題。

  而智慧旅遊,正為解答這一命題提供了可行方案。

  戴上如圍巾般的一個體驗裝置,便可在觀看相關視頻時聞到以假亂真的白酒、巧克力、森林等氣味;利用聲光電技術,武漢黃鶴樓公園在夜間“訴説”起自己的故事;通過XR技術、反重力噴泉裝置等,平遙科技藝術館重現古城千年風韻……科技加持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旅遊被重新定義。

  可以預見,越來越多以前沒有的旅遊體驗將被營造、被複製,越來越多新的旅遊空間將被創造、被再發現。

  這是提質增效的智慧——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專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者願意花更多的錢或時間去體驗旅遊科技,超過五成的遊客希望提升旅遊服務的智慧化水準。

  如何精準掌握遊客需求、監測景區動態、優化參觀體驗?如何促進旅遊企業降本增效、提升旅遊管理服務水準?針對這些問題,智慧旅遊也在“出招”。

  攜程推出AI大模型“攜程問道”,輔助用戶進行旅行目的地、酒店、景點預定以及行程規劃,有效縮短用戶決策時間,同時幫助企業實現提質增效。蘇州市文旅指揮中心匯集文旅基礎資訊和公安、交通、景區、運營商等數據,打造集數據分析、科學研判、指揮調度于一體的旅遊“數字大腦”……智慧旅遊造福的不僅有需求側,還有供給側。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2022年發佈的《智慧旅遊場景應用指南(試行)》,就提出了資訊發佈、預約預訂、交通調度等十大智慧旅遊典型場景。

  在智慧旅遊發展大會暨智慧旅遊示範展示活動期間,有人提出,智慧旅遊可以被培育成一種促進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新質生産力。

  人們正在期待,數字技術的賦能,將使旅遊更加生動、精彩;旅遊的融入,將使數字經濟更加豐富、絢麗。(記者 徐壯)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