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貨很難?我們翻開了這些國貨上市公司的賬本

2023-10-02 10:2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在國慶這個舉國歡呼、普天同慶的長假裏,國貨圈已經熱鬧得不能再熱鬧了。尤其是李佳琦一句“國貨品牌很難的”,無意間引爆了整個國貨圈。在流量的潮水背後,蜂花、鬱美凈、活力28等老國貨品牌們也紛紛“支棱起來”,讓大眾開始重新審視老牌國貨的真實境況。

  這也再一次提醒人們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時代變了,國貨品牌究竟難不難?從一些國貨上市公司的2023年上半年業績中,我們或許能捕捉到一些信號。

  上半年品牌業績增速“狂飆”

  在這波老牌國貨集體走紅的熱浪之下,一些品牌憑藉著良好的業績表現,穩穩接住了這“潑天富貴”。

  “愛生活,愛拉芳”。深耕化粧品日化行業二十多年的拉芳家化在2023年上半年給出了亮眼成績單:實現營業收入3.72億元,同期基本持平;凈利潤5438.45萬元,同比增加19.28%,創下近5年同期最好業績;扣非凈利潤5065.75萬元,同比增幅為17470.85%,盈利增勢甚為顯著。

  上海家化的2023年上半年業績也穩步提升,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36.29億元,同比下降2.3%;凈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90.9%;扣非凈利潤2.62億元,同比增長30.72%。作為老牌國貨,它前身是成立於1898年的香港廣生行,歷史比化粧品國際巨頭歐萊雅(創辦于1907年)還要悠久,旗下的品牌“六神”“佰草集”“美加凈”等已是家喻戶曉。

  “冷熱酸甜,想吃就吃。”在中國牙膏市場深耕數十年的冷酸靈迎來新的騰飛,其母公司登康口腔於今年4月正式登陸深交所主機板。半年報顯示,公司繼續保持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勢頭,實現營業收入6.67億元,同比增長9.19%;歸母凈利潤6596.91萬元,同比增長13.48%。

  隨著中秋節的到來,“粽子第一股”五芳齋也備受市場關注。公司2023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收為18.66億元,同比增長3.15%;凈利潤為2.56億元,同比增5.78%。

  國貨大潮下實現扭虧為盈

  還有一些國貨品牌在上半年雖未實現“大富大貴”,但業績也正在節節攀高,昔日面臨虧損的困境也正在隨之改善。

  在國內市場擁有“三槍”“菊花”“海螺”“民光”“鳳凰”“鐘牌414”和“皇后”等知名品牌的龍頭股份,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069.9萬元,上年同期為凈虧損2364.02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2004年便以“牙膏第一股”上市的老牌國貨兩面針,最早起源於1941年的5家小型肥皂廠,1978年組建“柳州市牙膏廠”,研發出開創行業先河的中草藥牙膏。公司在2022年經歷了營收、利潤雙降的窘境,並於2023年上半年迎來了轉機,實現營業收入4.19億元,同比增長43.99%;歸母凈利潤99.86萬元,同比扭虧為盈;歸母扣非凈利潤83.49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在豪擲8.5億拿下匯源果汁近20%的股份後,國中水務發佈2023年中報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2億元,同比下降17.51%,歸母凈利潤4822.21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美邦服飾則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58億元,同比下降22.77%;凈利潤1026.39萬元,上年同期虧損6.8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流量之光難掩國貨之殤

  事實上,有些國貨上市公司確實在業績方面表現不佳,導致在市場中發展舉步維艱。

  “剪刀第一股”張小泉近日發佈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4億元,同比減少14.84%;歸母凈利潤634.82萬元,同比減少81.46%;歸母扣非凈利潤470.32萬元,同比減少83.18%。據悉,此前張小泉深陷“斷刀門”爭議。

  此外,此次國貨的整體翻紅,將“活力28”這個老牌日化品牌重新推回了公眾視野。

  公開資料顯示,活力28始建於1950年,前身為湖北沙市制油廠,1982年率先在行業內推出適用於機洗的超濃縮無泡洗衣粉,並於1996年登陸A股市場。可惜高光時刻並未維持多久,1996年至2016年,它經歷了被外資收購、被雪藏、先後三次易主。此後歷經幾番浮沉,陷入欠薪、拖欠貨款漩渦。今年6月,活力28發佈解散通報。

  不過,真誠才是最大的必殺技,優質的國貨也終將被市場看見。

  正如過去的“味精大王”蓮花健康(前身為蓮花味精),曾在巔峰時期被“味精緻癌”的謠言壓垮,逐漸消失在國人的廚房,而如今正在重回舞臺中央。

  數據顯示,蓮花健康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74億元,同比增長13.15%;歸母凈利潤5015.96萬元,同比增長57.23%,凈利潤總額已超去年全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為5063.67萬元,同比增長58.90%。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