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裏吹響文體旅融合集結號
今年5月,蘇迪曼盃羽毛球賽在蘇州舉行,拉動當地消費逾4.1億元;今年暑假,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成都舉行,成都酒店訂單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25%以上;在北京,“鳥巢”等著名體育場館成為大型演唱會的熱門舉辦地;各地的“村超”“村排”等賽事則讓當地農民趕起了大集……
跟著賽事去旅行的文體旅融合方興未艾,杭州亞運會成為文體旅融合新熱點。
記者獲悉,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遊部近期將共同發佈2023年國慶假期體育旅遊精品線路。兩部門將以“跟著賽事去旅遊”為主題,進一步引導和促進體育、文化、旅遊消費,並鼓勵社會力量結合“村超”“村排”賽事活動,開發“體育+鄉村+文化+旅遊”等具有“煙火氣”的文體旅融合産品,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體育與文化、旅遊具有天然的聯繫,融合發展既是自身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經濟越發展、生活越富足、文明程度越高,對文體旅融合的要求就越迫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説。
在浙江省安吉縣山川鄉,當地借助“雲上草原”等時尚戶外運動項目,舉辦山地戶外多項賽、全國大眾冰雪季等賽事活動,去年全鄉接待遊客180萬人次,營收超7億元,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271萬元,其中體育旅遊收入佔比59%。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李華説,去年浙江舉辦了28場全省性鄉村體育賽事活動,吸引500萬人次觀看網路直播,直播帶貨收入逾2500萬元。今年上半年浙江共舉辦各類體育賽事1萬餘場次,參賽人數400萬人次,産生關聯消費近35億元。
“文化産業、旅遊産業和體育産業都是現代服務業的主力軍,都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特點,對帶動裝備製造等相關産業、推進一二三産融合有積極作用。在發展路徑和模式上,也有很多共通之處。”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表示,文化、旅遊愉悅人心,體育強身健體,三者都是幸福産業、快樂産業,有著天然的淵源。文體旅融合是身心健康的融合,是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體現,是大勢所趨,應勢而行。
記者了解到,6月1日起,杭州分三期面向全球旅客派發100萬份“亞運文旅大禮包”。截至目前,已派發兩期,每份禮包裏含有杭州地鐵暢行權益1份、景區暢遊權益1份和中國移動贈送的百元通話暢聊權益一份。前兩期幸運遊客還可以獲得賽事門票1張,共10萬張。
“亞運文旅大禮包”是杭州以亞運為契機,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而推出的一次全球性數字化旅遊行銷活動。它通過數字化方式整合了“吃住行遊購娛”以及亞運觀賽等城市文旅服務,為全球遊客提供“城市+賽事”的一站式服務新體驗。
“杭州正以打造‘賽’‘會’之城為目標,全力構建文體旅融合促消費的‘杭州模式’。”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樓倻捷説,杭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工作專班,出臺了多項獎補政策,積極推進文體旅融合特色小鎮建設,創新打造新興要素驅動形成的文體旅深度融合場景。
在杭州亞運會前夕,吉林省通過“吉旅行”小程式,向浙江遊客提供全省24個4A級以上景區的免費門票。安徽則推出了“迎亞運·遊安徽”精品線路産品,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邵海衛表示,將搶抓杭州亞運會機遇,誠邀各國參賽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以及浙江遊客來安徽觀光、休閒、度假。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0多個省40多個城市來杭州舉辦專場旅遊推介會。繆沐陽説,浙江省內各地市和周邊省市的文旅部門,要提供更好更充足的文化、旅遊産品,要讓來參賽、觀賽的運動員、觀眾感受到出行安心、住宿舒心、購物放心、娛樂開心、觀演潤心、服務暖心,帶著對亞運會的美好回憶滿載而歸。
實際上,杭州亞運會開幕前夕,已有56個亞運競賽場館和31個訓練場館提前向公眾開放。李華表示,為了持續放大亞運紅利,提升亞運綜合效應,浙江省體育局聯合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發佈了10條亞運主題旅遊線路,認定了一批省級運動休閒旅遊示範基地、精品線路和優秀項目。同時,浙江省體育主管部門還重點建設杭州亞運博物館,承辦中華體育文化展,講好“亞運與杭州”“亞運與亞洲”“亞運與未來”的體育故事。
繆沐陽認為,要用好杭州亞運會契機,做好文體旅融合促消費的文章,就要找準體育精神和文化自信和結合點,文旅産業和體育産業的結合點和文體旅消費的結合點,通過品牌活動帶動融合新業態,因勢利導打造融合新空間。
他同時表示,各地要立足本土特色文化資源、生態資源、産業資源,不斷增加針對體育大型賽事、文旅活動、體育裝備的供給。主管部門將積極鼓勵文旅企業參與舉辦賽事活動,也樂見體育企業投資佈局文旅項目。文體旅融合要充分利用産業園區、商業設施、廠房、倉庫、公園、綠地等城市空間和場地設施資源,新建改建一批功能特色鮮明、事業産業聯動、綜合效益顯著的文體旅空間,也要進一步盤活旅遊存量資産,提高公共文體場館的整體利用率。(記者 馮源 段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