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粽子經濟”持續升溫:跨界新玩家紛紛入局 個性化將成未來趨勢

2023-06-21 08:29:00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端午節將至,“粽子經濟”持續升溫。《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各大商超發現,市場上的粽子産品不斷推陳出新,在口味、包裝、價格上也越來越“卷”。“現在消費者的選擇很多,粽子口味非常豐富,價格也越來越實在了,百元以下的粽子禮盒很多。”一位超市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而市場的火熱也吸引了不少新玩家入局,包括中式烘焙食品品牌錦華禮、知味觀,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喜茶等紛紛跨界推出粽子産品。

  為何眾多餐飲、消費品企業扎堆入局粽子市場?

  農文旅産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的粽子細分市場尚未建立起較高的壁壘,行業內大型企業較少,市場競爭充分。同時,粽子具有市場門檻低、需求量大等特點,相關企業看到了潛力,於是紛紛佈局粽子市場。”

  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毛利率較高或許也是粽子行業吸引各企業佈局的理由之一。”從相關上市公司披露的情況看,近幾年粽子行業平均毛利率水準約在40%。例如,傳統粽子巨頭五芳齋2022年粽子系列産品毛利率為41.30%。

  事實上,現階段粽子正逐步實現週年生産和全年消費。安徽省勞動學會常務理事汪張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常年銷售加上冷藏保鮮技術提升,以及行業內眾多企業多年的行銷推廣和特殊場景促銷展示,使得粽子贏得了大眾消費市場。粽子方便、快捷、多品種的特點在近兩年被發揮到了極致,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可以説粽子正從節令型産品、禮品演變成快消品,預計未來粽子市場會持續延伸。”

  五芳齋曾表示,2021年中國粽子市場規模約為84億元,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超百億元,其間複合增速預計達到7%。據相關市場調研人士稱:“目前粽子行業還是由五芳齋等傳統品牌佔據主要市場,但可以預見,未來粽子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與此同時,生鮮電商平臺也欲借勢端午節提振銷售業績。

  “今年在粽子中融入紫米、芋泥、爆珠、青稞等眾多網紅元素。讓傳統美食更適應當下潮流,是盒馬的創新密碼。”盒馬預製菜部門採購張麗敏表示。

  叮咚買菜更是早在今年春節後便開始規劃端午節粽子相關産品,不僅覆蓋五芳齋、諸老大等老字號,還開發了叮咚自有品牌“蔡長青”。叮咚買菜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端午節,叮咚買菜一共上線了16種相關産品,廠牌和自有品牌的比例基本持平。粽子類相關商品以滿足家庭即食場景的小包裝為主,臨近端午,禮盒類粽子的銷量同比增長明顯。就銷量來看,今年端午節粽子的銷量遠超過去兩年,年複合增長率超過80%。

  在新老企業入局推新的背景下,未來粽子市場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傳統老牌粽子企業能一直保持競爭力嗎?

  對此,袁帥表示:“傳統品牌的口碑和忠誠度是優勢所在,但未來粽子市場格局會更加多元化,傳統老牌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提高産品品質和服務水準,才能保持自身的競爭力。新興品牌則需要加強宣傳和産品研發,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張新原也認為,未來,粽子市場將更加個性化,消費者對於品質、口味和包裝的要求會不斷提高,因此,提質和創新將是所有企業的競爭核心。

  本報記者 吳奕萱 王 君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