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智慧,強融合,可互動——從2023工業互聯大會看數智賦能製造升級
新華社南京6月18日電 題:更智慧,強融合,可互動——從2023工業互聯大會看數智賦能製造升級
新華社記者楊紹功、朱程
車間裏,機器人生産著自己用的關節零部件;馬路上,自動駕駛汽車一面避障前行一面積累場景數據;工業雲上,産業鏈內企業能彼此“看見”,還能交易閒置的産能和設備……
以“數實融合 數智賦能——高品質推進新型工業化”為主題的2023工業網際網路大會近日在江蘇蘇州閉幕。記者在會場內外採訪發現,數實融合的工業網際網路正加速成形,為工業生産帶來新景象。
互聯共用提升製造活力
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展覽上,最新應用琳瑯滿目:戴上頭顯,數字人可以帶你雲遊數字工廠;5G專用網路讓原本有線連接的設備便捷佈置到工廠各個角落……
為工業網際網路提供硬體支撐的裝備製造更早享受到紅利。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生産工業機器人關節——精密諧波減速器。智慧車間裏,使用公司産品的國産機器人成為核心勞動力,讓整體生産效率提升30%以上,機器人製造機器人成為現實。
減排增效吸引工業企業加快聯網。應用徐工漢雲5G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精準溯源高耗能和閒置設備,一年節省的成本可以覆蓋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支出。目前,已有80多個行業的數萬家企業接入徐工漢雲。
改變不僅在裝備,還在工藝。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把龍頭企業的操作技術提煉為生産參數,讓老師傅腦袋裏的生産經驗變成標準化的生産規範,幫助中小企業提升製造水準。公司副總裁修斌説,數以千計的企業通過共用參數結成了更緊密的産業鏈。
工業網際網路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底座。記者從此間論壇上獲悉,目前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産業規模已經超過1.2萬億元,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超240家,服務企業超過26萬家。
數實融合賦能製造升級
數字化正重塑製造業的上下游。在蘇州,220千伏郭莊變電站已實現數字孿生。在數字空間裏,變電站被1:1還原,精度達毫米級。數字孿生技術將數據進行交互和應用開發,實現變電運維檢修業務的數字化、智慧化,讓電力供應更加安全可靠。
更快、更綠、更安全,工業網際網路以數字化賦能製造。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表示,工業網際網路帶來數字孿生,推動研發、生産、供應鏈管理全流程數字化。
在蘇州高鐵新城,智慧網聯汽車企業一面以感測器加演算法打造自動駕駛系統,一面以自動駕駛積累數據賦能主機廠改進汽車製造。魔門塔(蘇州)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説,大數據加智慧製造讓汽車快速迭代。將來,從上海駕車來往蘇州,我們可能會實現解放雙手。
數實融合讓企業快速蓄能。家用機器人的雷達探測距離是5米-10米,但幾年間科沃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依託智慧生産與研發,已製造出探測距離超過50米的雷達,將向商業機器人領域拓展。
與會者認為,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已成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新型工業化展露新前景
未來工業是什麼樣?除了資訊化、智慧化、生態化,不少與會者還提及全球化、社交化等特點,這樣的新型工業化已初露端倪。
走進億滋食品(蘇州)有限公司湖東工廠,從300攝氏度的烘烤爐區到幾攝氏度的冷卻隧道區,已經看不到工人身影。億滋成為代表全球智慧製造最高水準的“燈塔工廠”,背後是許多中國品牌的製造支撐。湖東工廠製造總監李雲龍説,這裡從烤爐到包裝機械都來自中國本土企業,每一片餅乾都成為全球化合作的縮影。
工業企業怎麼上網,上網做什麼?在工業網際網路老虎雲上,數萬家工業企業不僅可以相互授權查看彼此的數據,還可開展採購、銷售、培訓、維保等業務。這個工業企業的社交網路,每年互動交易額已達200億元。江蘇老虎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邦江説:“讓工業企業願意上網‘沖浪’,新型工業化才能成為現實。”
目前,全國已有28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是技術突破、應用賦能的標桿。在“雙跨”平臺企業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千余家大型國企匯集在平臺上,實現了智慧化的能源管理、設備運維和節能降耗。公司董事長武愛斌説,工業網際網路正重塑産業、推動數字化轉型。
未來工業需要超前佈局。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工業網際網路具有跨界融合屬性,相應制度、標準和安全體系需要加強跨部門、跨系統協同和超前佈局,加快推動工業網際網路“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