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甬”動合作潮 開放向未來

2023-05-22 14:48: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甬”動合作潮 開放向未來

  【特別關注·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

  5月20日,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圓滿落幕。5天時間裏,總面積22萬平方米的中東歐展、國際消費品展和進口商品常年展三大展區內,3000多家來自國內以及歐洲多國的參展商,與10萬餘參觀者相會寧波,與1萬多名專業採購商共話商機,達成超過100億元的中東歐商品採購訂單。

  在初夏的寧波,遠道而來的歐洲展商們不僅收穫了滿滿訂單,而且深切感受到了中國不斷開放大市場的熱情與活力。

  開放:“東方大港”展現中國活力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寧波以千年通商經驗奠定了雄厚的商貿基礎,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猶如一把金鑰匙,開啟了雙邊交流合作的“黃金時代”。

  回望2014年6月,6個中東歐國家、180家企業參展的首屆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展亮相寧波。寧波提出打造針對中東歐合作的三大“首選之地”,力求舉全市之力,鋪設雙方交流的“黃金甬道”,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在這一背景下不斷提速升級。

  如今,第三屆博覽會啟用東錢湖畔嶄新的寧波國際會議中心作為場館,開設服務貿易展區,位於寧波市區的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常年館也面積翻倍,總規模達到3.2萬平方米,成為國內覆蓋最全、輻射最廣的中東歐商品集散地,從而讓博覽會真正實現“永不落幕”。本屆博覽會上各國參展商帶來超過5000種展品的背後,是中國巨大消費市場的強大吸引力,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間貿易不斷發展的趨勢。

  不少博覽會的“老朋友”跟隨著博覽會發展的腳步,親眼見證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的不斷深入。“塞爾維亞酒館”展位負責人、義烏市鶴僑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冰參加了三屆博覽會,他表示:“今年各類商品人氣特別旺,僅一天半的時間,帶來的300件貨品基本‘清倉’了,因此又馬上聯繫運了一卡車過來。”波蘭參展商伊沃娜深耕中國乳品市場超過7年,她表示中國市場規模龐大,每次參加大型展會都會有新的驚喜。“雖然我們公司的乳製品已經覆蓋了不少中國一線城市的大型超市,但我相信中國市場還有數不清的機會。”

  展館內不只有“老朋友”的重逢,更有“新朋友”的幸會,不少初到中國市場的參展商從本屆博覽會滿意而歸。波蘭麵粉生産商代表馬爾辛是第一次參展,已經有多位採購商與他建立聯繫。巴爾幹首選旅行社大中國區首席代表高偉義表示,這次博覽會新設立的旅遊板塊吸引了大量客流,他在這裡結識了不少新朋友,這對旅行社打開中國市場幫助很大。

  “這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簡直就像把整個中東歐都‘搬’到了寧波一樣。”羅馬尼亞前總理維奧麗卡·登奇勒如此感慨。

  10年來,寧波不僅成功打造了地方參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浙江樣板”,成為深化雙方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更已成為立足長三角、聯通中東歐、融入全球化的新通道。寧波以勇立潮頭的揚帆者姿態,讓歐洲以及全世界看到了開放、創新、包容的當代中國以及中國市場為全球企業帶來的無限機遇。

  展望:“第二個10年”更上層樓

  今年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第二個10年的起步之年。

  “目前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正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發展期,下一步如何更好反映各方期待、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需要我們繼續總結經驗。”外交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姜瑜認為,不斷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深化貿易投資、互聯互通、綠色創新、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務實合作,才能更好造福雙方人民。

  本屆博覽會期間,第六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海關檢驗檢疫合作對話會、中東歐商品採購大會暨農産品對話會、第八屆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交流會、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青年科技人才論壇等27場配套活動頻密舉行,聚焦未來合作的具體重點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互聯互通領域,中東歐商品採購大會暨農産品對話會成功簽署10個進口採購項目和5個合作項目。採購訂單不僅涵蓋肉類、乳製品、植物油等農食産品,還有滑雪器材、保健品等消費品和大宗商品等,簽約總金額達21.8億元,第二十四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投資浙裏”高峰論壇組織重大外資項目簽約儀式,當場就簽約重點外資項目21個,總投資98.5億美元,充分展現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的強勁勢頭。

  聚焦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博覽會配套活動上發起對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行動,發佈首個中國(城市)-中東歐國家開放創新合作指數。在綠色低碳合作領域,32個中國城市代表與22個中東歐國家城市代表在“2023中國-中東歐國家市長論壇”上圍繞“綠色技術創新、綠色發展國際合作、地方經濟綠色轉型和構建綠色低碳經濟體系”等議題深入交流經驗,並共同發起“中國-中東歐國家城市綠色發展寧波倡議”。

  “當前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都處於經濟轉型和加快發展的歷史階段,彼此的發展訴求和資源互補高度重合。中東歐國家未來可充分利用中國的超大市場規模和資源,不斷加強産業合作。”中國-中東歐國家聯合商會中方理事會主席、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高度評價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間的各領域合作潛力。

  “我們應當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推動與中國的互利共贏合作。中國企業在中東歐特別是在匈牙利的投資,極大促進了匈牙利經濟增長。”在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看來,中國是戰略合作夥伴和重要發展機遇,匈牙利歡迎中國投資,反對“脫鉤斷鏈”,堅定支援中國-中東歐合作和歐中關係向前發展。

  回望來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成果豐碩;展望未來,雙方經貿往來還將在産業合作、互聯互通、人文交流等各個領域不斷深入,潛力巨大。在全球經濟復蘇步伐趨緩的形勢下,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向世界證明,中國的開放之門將越開越大,開放的中國必將讓世界共同受益。(記者 楊逸夫 王妤心泓 曾毅)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