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快遞小哥幹得更安心
【有呼有應】
我是一名快遞員,在海拔3650米的拉薩工作。每天天剛濛濛亮的時候,我就騎上三輪車,來到營業部上班,先把負責的快遞包裹分揀清楚,吃完早飯後,就開始一天的送貨。
我今年36歲,老家在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阿壩。8年前我剛來拉薩時,還覺得當快遞員是“打零工”,長久不了。可沒想到,我這一幹就是8年。
這8年的變化真是大。記得來拉薩前,有一回我生了病,自掏腰包花了6000多元治療,心疼得很。現在我有“五險一金”,公司還提供意外險、餐補、年度體檢……如果遇到困難,員工還可以申請公司的愛心基金。生活上不發愁了,我的工作勁頭也更足了。如今我們營業部十幾個同事都是“熟面孔”——大家沒有後顧之憂,也就很少有人離職了。一算賬,每個月的收入也讓我有能力把家人接過來一起生活。現在,我的妻子在拉薩上班,孩子在身邊上學。日子更有奔頭!
這幾天,我和快遞員同行閒聊,有人説:“幹快遞是吃‘青春飯’,總覺得保障不夠。”我想,這説明儘管近年來快遞小哥的合法權益已經獲得了不少保障,但仍然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我也想問問代表委員們,怎麼才能給我們快遞小哥更多保障?(記者章正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