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力創新,向製造強省跨越(經濟大省勇挑大梁①)

2023-02-20 08:4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廣東省惠州港一派繁忙。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準確把握2023年經濟工作部署要求,敢擔當,善作為,察實情,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努力實現2023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春潮涌動,萬物競發。當前,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全年經濟工作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人,確保積極有序推進、高效完成目標。今日起,本版推出“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系列報道,以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等經濟大省為樣本,展現當地走在前、挑大梁的發力方向和重點措施,傳遞推動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的堅定信心。

  ——編 者

  2月的嶺南,已是春光明媚,萬紫千紅;南海之濱,海天交映,春潮涌動。

  在伶仃洋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主體工程澆築正式收官;在南沙港碼頭,滿載2000多輛國産汽車的滾裝船駛向中東;在南粵大地,總量1530個、總投資約8.4萬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陸續展開。

  一年之計在於春。“扎紮實實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爭取再造一個新廣東、再創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廣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激發經濟大省發展新動能

  驅車沿著珠三角環線高速疾馳,沿路工廠車間機器轟鳴,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公路鐵路流通順暢……南粵大地正升騰著澎湃活力。

  “從生産羽絨服到生産微波爐,再到如今生産開發全系列智慧家電,從手工作坊到自動化生産線,再到如今的智慧化無人車間,格蘭仕走過的40年,是珠三角諸多民營企業共同走過的‘微笑曲線’。”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説。

  “美的以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産業鏈供應鏈安全水準,勇於探索新路徑,激發新動能。”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説:近3年美的在粵累計新增投資超250億元,只有堅定地投資未來、投資科技、投資人才,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得先機。

  歷經40多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廣東從經濟相對落後的農業省出發,一路“摸著石頭過河”,生動演繹嶺南春早、潮涌珠江的發展奇跡。

  從工業2.0到工業4.0,從“珠江水、廣東糧、嶺南衣、粵家電”,到向汽車、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産業不斷升級;從“三來一補”起步,到民營、外資、國有多种經濟類型競相發展,廣東已成為全球重要製造業基地。

  統計顯示,過去5年,廣東地區生産總值跨過了3個萬億元級臺階,2022年超12.9萬億元,連續34年位居全國首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7萬家,5年增加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6.9萬家,5年翻了一番多。

  如今,廣東在量的積累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目前廣東整體量的增長到了平臺期,動能轉換、爬坡過坎,質的突破還處在醞釀期,亟須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培育更多發展新動能,為高品質發展創造重要增長極與動力源。

  構築戰略性産業集群矩陣

  走進位於廣州番禺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園,智慧生産線上機器人揮舞著手臂,自動導引運輸車不停穿梭,傳送帶上一台臺新能源汽車次第向前。“這裡以廣汽埃安産業鏈為依託,包括‘三電’關鍵技術、數字化智慧座艙、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數十家上下游配套企業聚集在周邊,形成龐大的産業集群,構建了完整的新能源車産業鏈體系。”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介紹。

  無獨有偶,百公里外的深圳比亞迪從2022年3月起停産燃油車整車,成為全球首家停産燃油車的車企;2022年,比亞迪全年銷量超186萬輛,同比增長152.5%,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名。“我們將堅持發揮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助力廣東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比亞迪高級副總裁何志奇説。

  以比亞迪、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為先導,2022年廣東汽車産業營收首次超萬億元,成為廣東第八個超萬億元産業集群。

  為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産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廣東出臺規劃,打造新一代電子資訊、智慧家電、汽車産業、軟體與資訊服務、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十大戰略性支柱産業集群,以及半導體與整合電路、高端裝備製造、智慧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資訊、新能源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廣東構築萬億元産業集群矩陣,“廣東智造”加速向全球産業鏈中高端躍升,支撐當地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製造業當家,加快建設製造強省、品質強省,更高立起現代化産業體系支柱。廣東省工業和資訊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涂高坤表示:廣東省聚力實施“大産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謀劃再打造若干新的萬億元級、五千億元級産業集群,前瞻佈局未來産業;集中力量建設一批産業園區大平臺,推動廣東加快從製造大省向製造強省跨越。

  “廣東過去以製造業起家,也必將依靠製造業贏得未來,在新的高度挺起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産業脊梁。”廣東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構建高水準對外開放新格局

  一聲汽笛長鳴,裝載著TCL集團波蘭工廠生産所需液晶顯示面板和電子元件的中歐班列,從廣州貨運中心下元站緩緩駛出,15天后將抵達波蘭馬拉舍維奇。“廣州至馬拉舍維奇的中歐班列開通,我們又多了一條連接國內的便捷運輸線。”TCL集團波蘭工廠負責人介紹。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説:企業在全球建立完善的産業鏈供應鏈體系,可以有效促進相關核心器件、材料和裝備出口。

  在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一個個貨櫃精準對接物料入口;不遠處,一批批時尚家居用品經過稱重、貼標、海關申報以及查驗放行等環節,迅速裝船發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一進一齣之間,“買全球”與“賣全球”齊頭並進,築牢了廣東外貿發展的根基。

  從衣服鞋襪等勞動密集型産品加工貿易出口,到家電機電産品出口,再到汽車、高新技術産品出口,近年來,廣東外貿量質齊升,成功實現外貿産品出口轉型升級,不斷推進貿易高品質發展。

  粵西湛江東海島外海天一色,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建設漸入佳境。繼首套年産6萬噸改性工程塑膠裝置正式投産之後,一體化基地建設已經全面展開。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表示:湛江一體化基地建成後將成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體化生産基地,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外向型經濟大省,截至2021年底,廣東省累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近28.9萬家,利用外資5239.1億美元;2022年,廣東實際利用外資1819.0億元,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13365家。

  “廣東確立了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的發展措施。在外資方面,當地大力開展製造業引資專項行動,做好鏈主招商、隱形冠軍招商、未來産業招商和科技項目招商。”廣東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勁松説,廣東將構建大招商格局,重點建立內外資一體化招商新機制。

  此外,廣東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全面推進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縱深推進,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穩健起步,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的重大利好日益凸顯。廣東正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加快鍛造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2月8日,在汕頭南澳島,瞄準全球前沿基礎研究的研討新平臺“南澳科學會議”正式啟動;在惠州,中科院“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和“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兩大科學裝置正在加緊施工之中;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兼具研究平臺與産業平臺屬性,既對學術界共用,也對産業界開放……

  當前,廣東的高新技術企業數超6萬家,發明專利有效量近44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2.6萬件,區域創新能力連續6年領跑全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長期以來,依託企業主體,廣東科技成果産業化動力足、效率高,成果豐碩,構築起廣東的創新競爭優勢。不過,以基礎研究能力為代表的上游環節建設不充分,抑制了下游環節成果産業化能力進一步增強,已經成為制約廣東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的關鍵性短板。

  無人機産業是深圳的優勢産業。2022年全國無人機産業産值達1170多億元,深圳約佔全國的2/3,出口占全國總量的90%以上。在深圳,無人機産業已形成以大疆、道通、潛行等龍頭企業為帶動、産業鏈為依託、研究機構為支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廣東將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強化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産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體系。”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國平表示:廣東加大科研投入、集聚創新人才,聚焦産業發展需求和新産品、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關鍵環節,加強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優勢生産力,支撐高品質發展。

  目前廣東正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中,預計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加快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建設。廣東還將緊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人才高地的重大機遇,不斷優化引才引智環境,增強對人才吸引力,推動廣東製造業強筋骨、上臺階。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20日 08 版)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