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建設發展30年——寸土寸金 常變常新
北京金融街街景。(資料圖片)
近日,以“踔厲奮發,共向未來——變局下的經濟發展與金融合作”為主題的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成功舉行,再次彰顯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和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擔當。“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建設發展30年來,在黨中央及北京市委、市政府謀篇布局下,北京金融街從老舊居民區變身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中樞之一。新的起點上,而立之年的金融街帶著對未來的思考,著力為首都打造全球開放新高地和世界金融新坐標。
金融風向標
在北京展覽館展出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北京金融街地標——金融街鼎的照片吸引眾多觀眾目光。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北京金融街見證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金融改革發展之路,也肩負著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職責使命。
1992年,北京市政府批復《關于恢復西二環東側(金融街)開發建設的請示》。次年,國務院批準《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年—2010年)》,明確在西二環阜成門至復興門一帶建設國家級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國家級銀行總行和非銀行機構總部。北京金融街的發展大幕自此拉開。
如今的金融街,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世界頂級的金融區,高樓林立、環境優美、功能齊全、機構聚集、人才匯聚、古城風貌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隨著具有行業領導力的金融機構為骨幹、多種金融機構協同發展的多元化金融機構體係基本形成,金融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金融管理“大腦”,發揮著“中國金融風向標”的作用。
創辦于2012年金融街建設20周年之際的金融街論壇,見證了中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程度的不斷加深,也為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貢獻智慧與力量。“過去十年,金融街論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長為國家級、國際性專業論壇,結出累累碩果。”北京市西城區委書記孫碩說。
這十年,也是北京金融街大跨越、大發展的十年。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金融街以北京0.02%的面積,貢獻了全市近40%的金融業增加值,創造了全市70%的金融業三級稅收貢獻。金融業成為經濟結構中佔比最高、對經濟增長拉動最大、財政增收貢獻最明顯的第一支柱產業。
“寸土寸金,金融街已成為中國高端產業聚集度最高、金融人才最聚集、人民幣資產流量最大、稅收貢獻最為突出的區域。”北京金融街服務局發展規劃處劉巍說。
轉型新樣板
30年前,金融街的橫空出世,肇始于西城為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的“舊城改造”;而今,老動批原址變身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成為“騰籠換鳥”的典范。從最初的北、中、南3個片區的規劃,到大力打造金科新區,應時而變的金融街以更包容的胸懷迎接八方來客。
5年前,有北方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之稱的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完成疏解。西城區和海淀區瞄準金融街與中關村之間這片連接地帶建起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簡稱金科新區)。
2018年啟動建設以來,金科新區創造了國內金融科技領域“三個第一”:第一個提出建設金融科技創新示范區,第一個被確定為國內以“金融+科技”為產業主題的國家級示范區,第一個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2019年,更成為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往日檔口林立、逼仄難行、環境臟亂難覓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智慧化現代樓宇、優美寬敞的中心廣場、世界一流的城市基礎設施及高端的城市綜合配套。
截至目前,金科新區累計引進中央結算公司等重點企業147家,區域內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總數已超過200家,成功探索出一條在減量發展背景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成為轉型升級的“北京樣板”。
常變常新的金融街,吸引更多金融機構扎堆。近十年,新入駐金融機構751家、注冊資本金8600億元、50%以上為新興金融業態,金融街聚集了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一行兩會一局”,半數以上的保險集團總部、重要國家金融基礎設施和知名國際金融機構落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國內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總部雲集。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西城區金融業增加值2127.5億元,同比增長5.4%,佔西城區生產總值比重52.8%,是穩定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從業人員近23萬,其中三分之二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開放新高地
風雨30年,時代在變,市場在變,體制機制也在變,但西城區委、區政府服務駐區機構發展的初心不改。為服務好金融機構,北京金融街服務局應運而生,屬地政府以金融產業、機構、人才的發展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服務配套設施,全方位提升保障能力。
“我們創新服務體制,創建了北京金融街合作發展理事會、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北京金融街服務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街論壇‘四位一體’服務體係,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模式。”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副局長盧五星告訴記者,“金服十條”“金科十條”“金開十條”相繼出臺,充分發揮“政策‘金三角’+服務‘雙管家’”機制優勢,打造最優服務。
2021年,北京證券交易所在金融街開市,金融街服務局抓住機遇集中力量推進資本市場相關產業生態構建和完善:首發“服務北交所十條”政策;首簽地區級政府與北交所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首建“全國股轉係統、北京證券交易所金融街服務基地”,將支持北交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目標與推動“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戰略緊密結合,助力首都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三十而立的北京金融街還有很多“大事”要辦:持續強化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打造財富管理產業聚集的資產管理高地和以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為載體的金融科技高地;實施重點金融機構集聚、高質量上市挂牌、金融領軍人才培養“三個一百工程”;引領創新發展、開放發展、聯動發展和融合發展,把金融街建設成為金融功能聚集、金融市場開放、營商環境一流、國際影響力彰顯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
“金融街不僅是北京的金融街、中國的金融街,也是世界的金融街。”孫碩表示,未來,金融街將以更好的營商環境、更好的合作平臺、更好的政策體係、更好的服務機制,支持全球各類金融和專業機構落地發展,成為全球開放新高地和世界金融新坐標。(本報記者 楊學聰 韓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