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焦“銀齡族”重返職場

2022-11-23 08:24: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近期,前程無憂發佈《2022老齡群體退休再就業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68%的老齡群體在退休後有強烈的就業意願。其中,46.7%老年人重返就業市場為尋求個人和社會價值。19%求職者希望發揮一技之長,繼續追求職業發展。

  實際上,隨著我國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和健康狀況的不斷改善,如今有越來越多達到退休年齡的老年人仍有精力和意願繼續參與社會活動。“‘銀齡族’再就業”話題受到社會公眾密切關注。

  然而,“銀齡族”想重返職場,仍面臨諸多阻力:相關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求職時容易遭受“年齡歧視”、能身體力行的合適工種少……“銀齡族”再就業,如何少走彎路?記者就此進行深入走訪。

  “銀齡”心聲——

  雖然不服老 但也有無奈

  今年55歲的趙寶秀女士本應樂享退休生活,不過隨著去年外孫女的降生,她便馬不停蹄從山東老家來到北京,洗衣做飯帶娃,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趙寶秀退休前是當地一家公辦幼兒園的園長,因為工作認真負責,在當地小有名氣。“説心裏話,我心態比較年輕,也喜歡小孩子,退休後想過自己開一家幼兒園,既能找點事情做,又可以創收。但考慮到女兒女婿平時工作都很忙,這會兒小寶寶身邊又離不了人,我就來了。”她説。

  和趙寶秀一樣,退休後要幫子女看孩子的老人並不在少數。根據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2021年開展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調查”(以下簡稱“調查”),在1700多位參與調查的老年人中,有大概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承擔著子孫兩代人的家庭勞務(主要指“幫子女看孩子”“幫子女做家務”兩種典型的老年人家庭勞務狀況)。調查結果表明,一方面,老年人能對年輕家庭進行有效幫扶;另一方面,老人身心壓力陡增、晚年生活品質被家務拖累、撫育意願降低、科學撫育能力不足等多種問題也不容忽視。

  “照顧小孩是挺辛苦的,女兒女婿也提過可以找保姆,讓我好好休息,但我卻不放心。”趙寶秀説。

  生活在山西太原、61歲的蔡先生也想重返職場,但他坦言:“目前市面上很難找到適合我們這些過去有一技之長的老年人的工作崗位。”蔡先生作為一名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後一直閒在家中,“這幾年我也想過找個保安、保潔之類的工作試試,可總覺得磨不開面子。去一些公司應聘,人家一看我的年齡就拒絕了。我也能理解,畢竟不是年輕人,萬一哪天累出點毛病,都是麻煩事”。

  “前段時間我看新聞,説有一位快80歲的環衛工人,討薪兩年多未果。當地勞動監察部門説,因為老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所以他與公司的勞動合同終止,不屬於勞動監察處理範圍。我身邊很多有再就業意向的老夥計看完以後都憂心忡忡,萬一類似的事情發生了,我們可沒有那麼多精力去處理。”蔡先生説。

  事實上,根據現行勞動法律法規,“銀齡族”再就業,與用工單位不再形成勞動關係,用工單位僅需支付報酬,並不涉及社會保險等。這意味著“銀齡族”的勞動權益保障,其實一直處於空白地帶。選擇保安、保潔、城市環衛工等勞動密集型行業,也是很多“銀齡族”的無奈之舉。

  社會現實——

  企業同老年人缺乏有效溝通

  今年8月24日,由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資訊中心主辦的中國老年人才網(以下簡稱“老年人才網”)上線,包含“求職招聘”“擇業指導”“雙創平臺”等多個頻道。網站上線才2天,就吸引了5000多名求職者、100多家企業註冊。

  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資訊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老年人才網旨在為老年人再就業拓寬渠道搭建平臺,打造老齡人力智庫,推動老齡人力資源開發,併為全國老年人才、涉老組織、為老服務機構及用人單位提供專業、權威、實用的資訊服務。

  通過老年人才網,記者聯繫到一家位於北京的養老服務公司,該公司在網站發佈了護理員、護士等崗位的招聘資訊,多數沒有設年齡上限。該公司聯繫人介紹,相比年輕人,公司更歡迎“銀齡族”的加入,“以護理員這一崗位來説,老年人能夠更好地理解、關愛老年人,而且很多老年人更加吃苦耐勞,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

  一家招聘編輯的雜誌社聯繫人也表示,“銀齡族”在退休前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以文字編輯為例,我們對招聘的對象有較高學歷要求,這意味著受聘者不僅可以對文稿品質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而且可以獨立進行加工修改校對,並確保最終成稿品質符合編輯規範要求”。

  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負責人戴女士告訴記者,這些年,有越來越多的“銀齡族”踏上求職路,並且希望能夠從事和之前工作相關的職業。儘管這些老年人在能力上符合要求,但企業仍然會擔心老年人無法適應較高的工作強度,不敢輕易提供工作機會。“而且一些老年人做事比較隨意,比如幹一段時間覺得不滿意,或者家裏有事,有時不打招呼就走了。這就導致好多企業現在只給老年人提供服務保障等臨時性崗位。”戴女士説。

  不久前,麥當勞曾在老年人才網發佈消息,招聘退休員工女50歲以上、男60歲以上,採用彈性工作制,每週工作4天至5天,每天工作4小時至8小時,每月工資1800元至3500元。記者從一家麥當勞了解到,招聘崗位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掃碼測溫、收拾餐盤、製作食品等。很多退休老人覺得,這份工作不算累,可以勝任。但也有退休老人覺得,薪水沒有達到預期,工作意願不強。

  對此,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資訊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造成上述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有求職意向的老年人和提供崗位的企業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比如,很多招聘網站上面向年齡50歲至60歲的招聘崗位相對較少,而面向60歲以上的招聘崗位幾乎為零。

  “一方面,我國家政服務類、餐飲服務類、社區服務類等崗位缺口非常大,但很多老年人卻沒有渠道掌握相關招聘資訊;另一方面,一些專業技術行業,像醫生、教師等可謂‘越老越值錢’,這部分人退休後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其實仍被社會需要,如果開發利用好這類老年人的‘智慧紅利’,幫助他們實現二次就業,在其專業領域繼續發揮作用,就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這位負責人説。

  多方建議——

  積極促進老年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

  目前,志願服務是老年人願意參加,也是政府提倡的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參與志願服務,一方面能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有助於老年人再社會化。

  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瑞虹第一社區黨總支書記華磊告訴記者,社區會定期張貼招募志願者的通知,吸引退休居民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比如,近期社區附近的公園開園,需要大量志願者維護秩序。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把招募公園志願者的資訊告知居委會後,居委會再將資訊(包括志願服務內容和補貼等)告知老年志願者,老年志願者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報名,閒暇時間比較多的老年志願者會選擇每天去公園維護秩序,閒暇時間較少的會選擇一週去兩天。這樣彈性的時間設置,既能讓退休老人發揮餘熱,又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華磊説。

  老年人選擇參與志願服務,除了一些人是基於情懷付出外,還有很多人期望能夠獲得一定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比如,根據《報告》,有三分之一的老年求職者希望通過再就業補貼家用、增加收入,來滿足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但當前老年人普遍缺乏再就業相關渠道,只能選擇參與志願服務。華磊表示,社區很多老年人都是通過朋友或親戚的介紹尋找就業機會,導致大部分老年人群體再就業的意願不是很強烈,“建議政府部門加大對老年人再就業的宣傳,督促招聘平臺發佈更多服務時長、服務內容、薪資待遇等崗位資訊,從而吸引老年人對再就業的關注”。

  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就業創業研究室副主任鮑春雷看來,當前加強老年人才人力資源開發很有必要。但老年人內部包括不同類型的群體,對於高層次老年人才應積極推動他們發揮作用,而對於一般性老年人力資源,則應在尊重老年人意願的前提下,通過提供更多渠道來引導他們再就業。“以高齡農民工特別是建築行業大齡農民工為例,他們退休後如果僅靠養老金收入,則很難維持生活,因此再就業創收的意願很強。對於這部分群體,我們應該加大技能培訓開發力度,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鮑春雷説。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副主任許志星認為,更好推進老年人創業也是開發老年人才人力資源的有效探索,“我們研究發現,老年人創業更關注非財務報酬,比如生活品質是否提高、自我價值是否提升等。但老年人創業往往遭遇更多阻力,包括缺乏有效指導、資本的不信任等”。

  如何確保老年人創業行穩致遠?“在政策激勵方面,可以專門成立老年創業經濟主管機構,針對老年人創業項目和資金支援等方面提供更多幫助;而在教育方面,建議把老年人創業納入老年教育培訓體系中。另外,現在創業都需要數字技術,目前數字技術對老年人來説相對陌生。相信隨著政府、社會以及老年人三方努力協作,老年人積累一輩子的知識和經驗將成為創業的寶貴財富,助其創造更多社會價值。”許志星説。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