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政策“組合拳”怎樣加力?

2022-11-22 09:0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 題: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政策“組合拳”怎樣加力?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多措並舉夯實工業經濟回穩基礎、分業施策強化重點産業穩定發展、分區施策促進各地區工業經濟協同發展……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21日聯合印發《關於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提出接下來振作工業經濟一系列舉措。

  這些措施有哪些特點?將如何確保落實落地?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就此回應。

  明確“四方面堅持”,把穩工業擺在更突出位置

  受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等影響,10月份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出現小幅波動,持續恢復的基礎仍需進一步穩固。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必須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各方力量,壓實主體責任。

  通知從多個方面明確了下一步提振工業的具體舉措,同時強調,政策措施要把握“四方面堅持”:堅持聚焦重點、加力提效;堅持因地制宜、分業施策;堅持立足當前、兼顧長遠;堅持底線思維、安全發展。

  首先是堅持聚焦重點、加力提效。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劉文強説,今年3月以來,應對多重因素疊加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推動相關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應出盡出、早出快出。事實證明,政策疊加組合效應持續釋放,有力推動工業企穩。當前,推動工業經濟加快恢復,要緊密銜接已出臺的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加力。

  通知分行業、分地區、分企業進行了部署。同時,“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確保外貿産業鏈穩定”“啟動創建國家製造業高品質發展試驗區”等舉措,著重解決當前工業經濟運作中存在的問題,並用好産業結構調整有利時機,補短板、鍛長板、強基礎。

  通知明確做好風險預見預判預案,切實保障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安全供應,確保重點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運作。

  強調精準發力,直指工業運作面臨的挑戰

  辛國斌説,通知針對當前工業經濟運作中面臨的市場需求恢復仍需時間、産業鏈供應鏈還存在一些卡點堵點等情況,提出五個方面穩增長重點工作舉措,在需求側著力拉消費、促投資、穩出口,在供給側著力推進補鏈強鏈,加快培育新動能。

  其中,針對擴大消費需求,明確落實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階段性減半徵收購置稅、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延續等優惠政策,開展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活動等。在穩定工業産品出口方面,提出加快推動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支援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發展。

  “在瞄準短板持續發力的同時,提出建立常態化穩定産業鏈供應鏈協調機制,保障重點企業、行業穩定生産。”劉文強説,下一步政策將在加強區域間、上下游聯動,“點對點”“一對一”幫助龍頭企業和關鍵節點企業上加力。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針對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等重點行業明確精細化支援措施,堅持分企施策,提出充分發揮大型企業“頂梁柱”作用、加力支援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強化對外資企業的服務保障,夯實穩增長微觀基礎。

  狠抓政策落實,為工業回升向好提供保障

  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趨勢,良好機制是保障。

  通知提出三個方面保障措施,即強化責任形成合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監測調度和督導激勵機制,同時明確各地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工業穩增長協調機製作用,鼓勵地方安排中小企業紓困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支援。

  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將進一步抓緊抓實振作工業經濟相關工作,加大督促落實力度,鼓勵各地區積極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及時協調解決政策落實中的堵點卡點,同時做好重點工業大省、行業、園區和企業運作情況監測調度,前瞻性加強政策研究儲備,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