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利率市場化改革效能持續釋放

2022-11-01 09:3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其中提到,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作用,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效能,促進降低企業融資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金融領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近期,人民銀行在《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一文中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人民銀行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重點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以改革的辦法推動實際貸款利率明顯下行。LPR改革以來,企業貸款利率從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2年8月的4.05%,創有統計以來最低水準。

  改革步伐加快

  近年來重點推進的LPR改革是貸款利率“兩軌並一軌”工作的重要一步,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環。

  近年來,LPR改革成效凸顯。2019年8月,人民銀行推動改革完善LPR報價形成機制。改革後的LPR由報價行根據對最優質客戶實際執行的貸款利率,綜合考慮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在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的基礎上形成市場化報價。目前,LPR已經成為銀行貸款利率的定價基準,金融機構絕大部分貸款已參考LPR定價。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近十年來,利率市場化步伐加快,印象最為深刻的正是改革完善LPR,這有助於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果,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LPR改革更促進了貸款利率“兩軌並一軌”。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表示,在LPR改革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貸款實際利率同時受到市場利率和貸款基準利率兩個因素的影響,即常説的利率“雙軌制”。“雙軌制”導致市場價格扭曲,阻礙了政策信號向貸款實際利率的傳導,更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

  2019年8月,人民銀行創新推出了LPR在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上加點的形成方式。張旭認為,這成為破解“雙軌制”的關鍵。LPR改革最終實現了貸款利率“兩軌並一軌”,使得LPR以及貸款實際利率的市場化程度都明顯提高。

  LPR改革更讓實體經濟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LPR由銀行報價形成,可更為充分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市場化程度更高,在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有利於促進降低實際貸款利率。LPR改革以來,企業貸款利率創有統計以來最低水準。董希淼表示,LPR改革有三方面積極作用:一是取代貸款基準利率成為銀行貸款定價的定價基準,金融機構絕大部分貸款已參考LPR定價。二是進一步疏通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貸款利率與LPR掛鉤,LPR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掛鉤,政策利率變化將及時傳導到貸款利率。三是引導貸款實際利率下行,從而降低實體經濟和居民部門融資成本。由此,貸款利率市場化基本實現。

  舉措穩步推出

  近年來,在貸款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的同時,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在穩步推進。

  一系列改革舉措有序推出:2021年6月,人民銀行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準利率浮動倍數形成改為加點確定,消除了存款利率上限的杠桿效應,優化了定期存款利率期限結構。2022年4月,推動自律機製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準。

  “總體上看,推動自律機製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有利於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的提高,且有利於穩定銀行的負債成本。”張旭認為,這不僅起到了引導存款利率下行的作用,還充分尊重了不同銀行間的差異,讓市場主體自我決策並獲得相應的收益、承擔相應的成本。

  面對不同銀行之間差異化的存款利率,儲戶也有了更大的選擇權。張旭表示,這樣一來,存款利率能更多地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市場能更好地發揮出其在存款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後,存款利率很快出現了變化。許多銀行已根據債券市場以及貸款市場利率靈活自主地對包括掛牌利率在內的存款利率進行了調整。2022年9月中旬,國有商業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帶動其他銀行跟隨調整,其中很多銀行還自2015年10月以來首次調整了存款掛牌利率。這是銀行加強資産負債管理、穩定負債成本的主動行為,顯示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邁進了重要一步。

  張旭表示,當金融機構下調存款利率的效果傳導至貸款端後,能使企業的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激發出更多的融資需求。

  各方形成合力

  近10年來,利率市場化碩果纍纍,利率管制基本放開,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大大提升。目前,利率市場化已經駛入深水區。

  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的同時,仍有一些“硬骨頭”亟待解決。董希淼表示,相較于貸款利率市場化,存款利率市場化仍有待穩步推進。在下一步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過程中,仍需要平衡好兩難——如果不實質性放開存款利率管制,存款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兩軌”或導致市場價格扭曲;如果完全放開,則容易引發存款市場不理性競爭行為,部分銀行可能盲目推高存款利率。當前,應抓住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存款增長較快的有利條件,積極穩妥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提高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

  “下一階段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應從‘有沒有’轉向應用得‘好不好’。”張旭表示,在貸款利率方面,接下來可進一步暢通貸款利率傳導渠道,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同時,發揮LPR改革在結構調整中的潛力,通過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優惠等方式激發銀行支援小微企業的積極性,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存款利率方面,可進一步加強存款利率監管,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充分發揮利率自律機製作用,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並督促銀行將政策紅利傳導至實體經濟。

  在貨幣市場利率方面,張旭建議,可進一步創新和擴大存款類金融機構間債券回購利率在金融産品中的運用,將其培育成金融市場定價的關鍵性參考指標。如鼓勵發行以該類利率為參考的浮息債、鼓勵金融機構參考該類利率開展同業業務、推動金融機構以相關利率為參考開展利率互換交易等。在債券市場收益率方面,還可通過提高市場流動性等方式進一步夯實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市場基礎,按市場化原則進行收益率曲線的培育,增強其影響力。

  張旭表示,利率市場化改革也不可能單兵突進。解決 “好不好”的問題,更關鍵是要推動各方形成合力,與其他各項改革協調推進。

  對於下一步的改革,人民銀行表示,將繼續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釋放LPR改革效能,加強存款利率監管,充分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重要作用,推動提升利率市場化程度,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發揮好利率杠桿的調節作用,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