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觀平:財政資金使用需精打細算

2022-07-18 13:24: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財政部日前發佈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企穩回升,增速由負轉正。但也要看到,當前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要把有限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充分發揮效能,夯實經濟恢復基礎。

  二季度以來,受一系列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各級財政收入面臨嚴峻考驗。通過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經濟實現企穩回升,財政克服多重壓力,總體運作良好。從收支兩端看,財政收入逐步好轉,支出保持較大力度,支出增幅高於收入,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當前經濟恢復還面臨不少挑戰,財政收入壓力不小,收支依然緊平衡。財政資金是公共資源,在加強財政資源統籌的同時,應高度重視規範支出管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必須把資金用在重點領域,特別是保障民生、助企紓困、拉動投資等方面,才能更好發揮政策實效、實現政策目標。

  制度上,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要求,切實做到“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近年來,我國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各地要提高預算管理水準和政策實施效果,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斷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同時,通過加大預算公開力度,主動曬出“賬本”,接受社會和公眾監督,促進資金更加規範高效使用。

  投向上,繼續加大重點領域財力保障。財政資金使用不能“大水漫灌”,要注重支出精準度,實現“精準滴灌”。在財政收入承壓的情況下,上半年科學技術、農林水、衛生健康、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支出保持較大增幅。下一步,仍要加大重點領域投入力度,加強基本民生保障。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為歷年來最大,增幅為近年來最高,儘管如此,“六穩”“六保”任務依然艱巨,資金使用需要精打細算。

  執行上,發揮直達機制“快、準、嚴”的優勢,推動財政資金惠企利民更加高效。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創新,直達機制有力推動了財政資金的快速精準下達和使用。今年中央財政進一步擴大直達資金範圍,將符合條件的惠企利民資金全部納入直達範圍。要持續發揮直達機製作用,嚴格資金分配和使用管理,加快支出進度,提高資金效益和政策效能。

  需要強調的是,在加大重點領域支出的同時,各級政府應堅持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大力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和“三公”經費,硬化預算約束,堵住“跑冒滴漏”,把更多財政資金用於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援市場主體上來。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