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藏品、虛擬主播、元宇宙婚禮……元宇宙新風口在哪?
元宇宙熱度持續 新風口在哪?
【《中國新聞》報記者張樂 報道】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的元年,無論是在社會層面還是在投資層面,元宇宙都炙手可熱。今年以來,元宇宙熱度持續,玩法五花八門,有人簽約虛擬偶像,有人推出數字藏品,還有人試水元宇宙婚禮。到底什麼是元宇宙?估計大多數人都似懂非懂。但不可否認,每一次對於元宇宙的探索,都會讓我們對元宇宙的認識更進一步。每一次努力抓住新風口的嘗試,都會讓元宇宙的未來樣貌更加清晰。
元宇宙婚禮 可邀請過世親人“出席”
疫情之下,想順利地舉辦一場理想中的婚禮並非易事。困境出靈感,清博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負責元宇宙商業模式創新工作的吳一荻計劃把自己的婚禮現場變成一場全息投影秀。
吳一荻稱,她和先生都出生在絲綢之路上——陜西和河南,兩人很想做“一帶一路”文化使者,曾約定每年去一個沿線國家旅遊和調研。在她的設想中,整場婚禮設計都將融入“一帶一路”元素。兩個人的出生地、結緣地非洲和當地的動物將通過5D投影一一呈現;光影閃爍中,夜幕落下,朝陽升起,承載著日月的祝福。
比吳一荻的“全息投影”婚禮走得更遠的是印度新人的元宇宙婚禮。
今年2月,來自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帕德瑪瓦帝和拉姆絲瓦米在元宇宙中舉辦了一場霍格沃茨主題的婚禮派對,新娘已過世的父親也“出席”這場虛擬派對並送上祝福。
3000多名賓客們被邀請進一個數字空間,通過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參加婚禮,新人以虛擬形式致辭,賓客們可以到城堡遊覽並定制頭像和服飾。整場婚禮從設計、開發到舉辦僅耗資約1.3萬元人民幣。
新郎定制了一個與去世的岳父相似的3D角色,並邀請其“參加”婚禮,“他會祝福我們,這只有在元宇宙中才能實現。”
數字藏品火速售罄 虛擬人紛紛上崗
如果説元宇宙婚禮離人們的生活還有一定距離,那麼元宇宙的另一應用——數字藏品則已經來到了身邊。
今年以來,數字藏品異常火爆,各大網際網路企業相繼推出數字藏品平臺,而多個數字産品一經發佈即售罄。一些摩拳擦掌準備“剁手”的年輕人敗興而歸。
虛擬人是另一大熱點。在剛剛過去的618電商節期間,越來越多的虛擬主播開始活躍在各大品牌直播間,他們全天24小時不眠不休,勤奮敬業,成為直播帶貨界的一支生力軍。
除了虛擬主播還有“數字藝人”。虛擬歌手洛天依、虛擬美粧達人柳夜熙、虛擬偶像團體A-SOUL等虛擬IP形象收穫眾多關注度。
高速發展也伴隨著問題。A-SOUL成員珈樂因身體及學業原因,進入“直播休眠”,消息衝上熱搜,引起粉絲們不滿,有關虛擬偶像背後的“中之人”(虛擬形象的真人扮演者)秘密曝光,負面新聞也隨即而至。
在中國行動通訊聯合會首席數字戰略官杜正平看來,元宇宙是人類社會深度數字化時代正在來臨的標識。
中國電腦行業協會元宇宙産業專委會對應用的未來曾給出“評測”:我國元宇宙上下游産業目前産值300億元左右,主要體現在遊戲娛樂、VR和AR硬體等方面。未來五年,可突破2000億元。
“未來的元宇宙不是討論出來的,而是實踐出來的”
元宇宙究竟是什麼?元宇宙面臨哪些爭議?未來的元宇宙究竟是什麼模樣?近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瀋陽接受《中國新聞》報記者專訪,暢談元宇宙的探索、發展和爭議。
《中國新聞》報:普通人當下能接觸到的元宇宙應用場景,主要有哪些?
瀋陽:首先是遊戲,VR遊戲、AR遊戲。然後大家在手機上能接觸到虛擬人。相比普通人,元宇宙面向專業領域的應用更多。比如,工業元宇宙,旅遊當中也會用到一些增強現實的東西,文旅元宇宙。還有劇本殺的元宇宙。也有天人元宇宙,就是把自己病逝的親人用虛擬現實技術還原出來。目前,元宇宙在TO B和TO C領域都有一定的萌芽,但是離真正的大面積普及,可能還需要5至10年時間。
《中國新聞》報:關於元宇宙的未來,記得您曾結合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提出“三問”,如何理解?
瀋陽:第一問是成敗之爭。我認為,人類從二維的網際網路轉向三維的網際網路,這個趨勢是不會變的。懸念只在於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
第二問是名實之爭。到底什麼叫元宇宙?什麼是未來真正會出現的元宇宙?今天的討論其實都是一家之言。微軟CEO納德拉與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對元宇宙的理解不一樣。《鋼鐵俠2》電影裏面展現出來的元宇宙是全息投影類的元宇宙,《駭客帝國》裏面展現出來的元宇宙是腦機介面元宇宙,也不一樣。
當然,大家也有一些共識,比如三維化,虛擬的,需要有web3.0,對資産的可擁有能力,就可以去做元宇宙相關工作了。最終元宇宙是什麼樣子,是由實踐決定的,而不是靠大家在那裏討論概念想出來的。就像我們在十年前不會想到移動網際網路最後出來兩大應用一個是微信,一個是抖音,誰能説得清楚?
第三問是中美之爭或者叫東西之爭,元宇宙的概念在美國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在中國去年突然出圈了。我們現在要注意不要被對方落下太多,不要形成新的卡脖子。另一方面也得注意怎樣去適合中國的國情,根據中國的國情、文化、習慣、社會制度對元宇宙做一些改造,讓它更加適合我們的生活。
另外,其實還有第四問,利弊之爭。我個人覺得目前討論利弊稍微有點早,因為現在的應用還比較少。有的人擔心沉迷,現在不是沉迷的問題,而是大家戴這個頭盔戴一會兒就暈的問題,離沉迷還有很遠的距離。就像生一個小孩,小孩還在肚子裏的時候,我們沒必要去討論他未來是壞人還是好人。這個要看我們怎麼去用它,比如工業元宇宙,如果在工業領域發揮作用的話,對中國的實體經濟的賦能就會非常明顯。
《中國新聞》報:據您觀察,中國元宇宙産業目前發展到了怎樣的規模?
瀋陽:文旅元宇宙中,VR和AR已經應用在很多標誌性的景點裏。做虛擬人的公司已經超過200家,一些公司已經拿到了一億多美元的融資。也有公司現在年流水過億元了。整個産業處在蓬勃發展的早期階段。
《中國新聞》報:元宇宙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何在?為何能在這個群體中流行?
瀋陽:年輕人本身就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顯然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成為元宇宙的移民。他們也比較樂於使用這些新的工具,因為老的東西對他們來説有點乏味。很多年輕人在朋友圈發資訊,是會遮罩父母的,他們就是要去尋找一些新的、父母不去的地方。元宇宙就是他們樂意去嘗試的一個新的場景。
《中國新聞》報:其他人群對元宇宙的應用情況如何?
瀋陽:某些領域中,如果元宇宙能明顯帶動生産力,那麼大家也會去使用。比如説現在駕校提供的VR元宇宙,給人虛擬駕駛的體驗。只不過目前這個頭盔戴不了多久就會頭暈,一般最多就戴個40分鐘。可以觀察進一步的發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