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大波消費券來襲,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2022-06-05 14:31:00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字號

  6月1日,鄭州市宣佈將發放2億元汽車消費券,以提振消費。而就在幾天前,該市決定發放的汽車消費券數額,還只是1億元。

  端午節前後,除了鄭州,不少城市或發消費券,或直接補貼,拉開了一場刺激消費大戲的帷幕。

  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142億元,同比下降0.2%。單看4月份,下滑趨勢更為明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83億元,同比下降11.1%。

  宏觀數據走低之下,近期不少地方政府紛紛推出消費刺激計劃。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包括發放消費券在內的消費刺激措施,雖然有助於激發消費熱情,拉動消費,但重振消費信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仍有待各方的共同努力。

  端午消費補貼入場

  今年4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至近兩年最低水準,為2.94萬億元,僅略高於2020年4月的2.82萬億元;而-11.1%的增速,則比2020年4月的-7.5%更為嚴峻。

  疲軟的消費數據,促成了全國此起彼伏的提振行動。端午節前後,不少地方都集中推出消費券。

  5月20日,成都市通過雲閃付發放“520”消費券,共264萬張,合計2.4億元,分四批次發放。

  5月26日,深圳發佈了《深圳市關於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從鼓勵汽車消費、擴大消費電子市場規模、推動家電消費等方面著手,真金白銀地進行消費補貼。

  5月29日,上海印發《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重點提及以多種方式發放消費優惠券促進消費。

  除了直接發放,不少地方還將消費券與購房捆綁,比如江蘇無錫惠山區稱,購房人憑5月1日-31日期間在區內購房的網簽備案合同,領取每戶1萬-2萬元的購物券。

  廣東江門也宣佈,自4月28日起,向在市內購房並網簽的購房人,發放總價值3700萬元的消費券。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消費刺激不僅是一二線城市的“盛宴”,不少中小城市也跑步“入場”。

  5月28日晚8點,山東濰坊發放2022年第一批次消費券。據了解,此次消費券共計7000萬元。

  同日,湖南嶽陽啟動2022年“巴陵消費券”購物消費節,將陸續發放1000萬元消費券。

  四川資陽則宣佈,在6月3日至6月5日(端午節期間),通過雲閃付發放800萬元政府消費券,涵蓋汽車、家電、餐飲等多個行業的消費。

  不過,相對大城市動輒上億元的補貼金額,中小城市投入較少,不少城市投入金額甚至未達到千萬級別。

  此外,多數消費券要求在近一個月內完成消費,就連大宗消費品汽車,補貼時間也僅有兩三個月。

  比如鄭州下發的汽車消費補貼,要求消費者的購車發票開票時間和上牌時間必須在今年6月1日到8月31日之間。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消費券是一種撬動消費的杠桿。因為不少消費券通過折扣的方式來拉高需求,推動消費者購買相關商品,這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消費熱情。

  向本地重點産業傾斜

  因城施策,補貼當地受影響嚴重的行業,成為這波消費券的一大趨勢。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佈的市場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為6934.6萬部,同比下降29.2%。其中,國産品牌手機出貨量為5764.9萬部,同比下降幅度超過了30%。

  最先對手機等電子産品補助的是深圳。

  5月26日,深圳宣佈,將對手機、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産品和家電産品,給予價格15%的消費補貼,每人最高補貼不超過2000元。

  中國城市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宋丁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深圳的消費補貼非常有針對性。

  “電子産業是深圳的核心優勢産業,大規模的消費補貼,會形成較大交易量,對於提振深圳的消費,作用較明顯。從長遠看,上述補貼政策,不光促進消費,更促進本地相關産業的發展。更多地方可能會學習借鑒深圳的做法。”宋丁表示。

  除了深圳之外,大規模補貼電子産品消費的還有廣東東莞。

  今年6月3日至8月31日期間,在指定門店或營業廳購買相關的電子産品,東莞政府將按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補貼的品類包括手機、平板電腦、智慧穿戴設備、耳機等消費電子産品。

  據了解,國內幾大消費電子企業,比如華為、OPPO、vivo,都在東莞設有工廠。

  而浙江東陽則拿出1000萬元,以發放影視拍攝消費券的形式,用於劇組抵扣其在橫店影視文化産業實驗區內的場地租金、餐飲住宿、器材租賃等費用,來幫助影視企業和劇組渡過難關。

  更多城市則將眼光放在汽車消費的提振上。由於産業鏈漫長,汽車産業實際成為不少城市的支柱産業。

  以剛剛全面復工復産的上海為例,據上海市經信委統計數據,2021年上海市汽車産業總産值為7586億元,佔GDP的17.5%;汽車整車産量為283.32萬輛,佔全國10.68%。

  5月29日,上海市政府公佈的《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指出,年內新增4萬個非營業性客車牌照。今年之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上海牌照小客車並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每輛車補貼1萬元。

  而深圳的汽車消費提振計劃也獨具特色。深圳不僅新投放2萬個普通小汽車指標,還對新購置相關新能源汽車並在深圳上牌的消費者,給予不超過1萬元/臺補貼。而新能源汽車,正是深圳本地的優勢産業。

  但作為大宗消費品,汽車的消費刺激計劃能否見效?行業內出現不少不同聲音。

  盤和林坦言,近期消費不振的重要因素,在於人們想要通過儲蓄為自己提供安全感,化解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

  他認為,聚焦民生領域,比如增加社會福利保障水準,提高失業金的發放,提高醫保支付的比例,都能夠穩定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從而激勵他們拿出儲蓄來消費。

  “也可以在宏觀面形成一個良好的發展預期,讓老百姓相信未來收入會提升,從而敢於消費。”盤和林説。

  文旅産業亟待支援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消費刺激,不少是針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文旅行業的。

  以深圳為例,在提振消費的相關文件中,深圳提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促進戶外文旅體消費。

  具體措施包括舉辦黃金海岸旅遊節、紅色旅遊節、草地音樂節、沙灘音樂節、馬拉松賽事、賽艇賽事等活動。

  宋丁認為,在疫情之下,戶外比室內的消費更加安全,所以在室內集聚性文旅産業受到更大影響的情況下,深圳鼓勵大家走向戶外,不僅促進了相關産業發展,還配合了防疫。

  但相對於其他領域的消費補貼計劃,各地直接對文旅行業的補貼金額,相對有限。

  比如,山東濰坊定於今年6月至10月舉辦第六屆濰坊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在此之間將發放消費券,但總額僅650萬元。

  除了消費券、消費補貼等方式,不少旅遊城市或景區還採取免門票的方式。

  比如華山景區在整個6月,向全國遊客實行門票免費,但每天限流1.5萬人次。

  類似的還有貴州安順。整個6月,全國遊客享受安順國有A級景區和特許性景區頭道門票免費。這其中包括黃果樹、龍宮等全國知名景區。

  而6月1日至8月31日,張家界的武陵源景區、天門山景區、九天峰戀景區、黃龍洞景區、寶峰湖景區對在校學生(含研究生)免門票。

  青島則宣佈,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11家國有A級旅遊景區,面向國內外遊客免門票開放。

  但在部分旅遊從業者看來,最近密集出臺的旅遊消費券或旅遊補貼,仍然難以提振他們的信心。

  “補貼、消費券都是小打小鬧,不會有大的改變。”麗江民宿老闆黃思琳説。

  據了解,早在4月28日,麗江就發放500萬元消費券,可在全市近800家商戶使用,其中重頭戲是滿200減50的文旅消費券。5月19日,麗江再發新一批消費券。

  然而,最近麗江古城內的總人數始終在1.5萬人左右徘徊,這還包括了城裏7000多人的常住人口。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