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個人存取現金5萬元以上要登記,什麼信號?

2022-02-09 08:3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財經2月9日電(記者 李金磊)3月起,現金存取將迎來新規。

  自2022年3月1日起,央行等三部門發佈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

  辦法規定,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別並核實客戶身份,了解並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隨後,“個人存取現金超5萬元需登記資金來源”登上微博熱搜,引發關注。

  為什麼要出臺這樣的辦法?

  一言以蔽之,是為了反洗錢。

  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提問時指出,近年來,隨著金融産品和業務模式發生變化,金融行業反洗錢工作出現一些新挑戰,為提升我國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防範能力,需要通過制定《辦法》進一步完善反洗錢監管制度,加強反洗錢監管。

  中新財經記者注意到,在《辦法》出臺的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等11部門宣佈,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堅決遏制洗錢及相關犯罪的蔓延勢頭。

  此前,央行自2020年7月1日起在河北省、10月1日起在浙江省和深圳市試點開展大額現金管理工作。河北個人存取款10萬元以上,深圳個人存取款20萬元以上,浙江個人存取款30萬元以上要登記。試點期限為2年。

  毫無疑問,反洗錢力度在升級。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中新財經表示,現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蹤等特點,大額現金往往被利用來進行洗錢、逃漏稅等不法行為,危害國家經濟金融秩序。尤其是在如今非現金支付方式十分便捷的環境下,現金使用佔比不斷下降,普通儲戶大額現金使用已經比較少見。

  董希淼稱,所以,三部門出臺新規,參照國際通行標準進一步補充完善客戶盡職調查的相關要求,有助於完善反洗錢監管制度,打擊非法的現金使用需求,提高反洗錢工作水準,減少洗錢等犯罪行為,維護金融安全。

  這樣一來,是否會給普通儲戶存取款帶來不便?

  董希淼認為,新辦法對於普通客戶來説影響不大,首先,個人存取5萬元現金的情況真的不多了,移動支付及試點中的數字人民幣等多元化的非現金支付方式,已經可以滿足人們日常的生活所需,不必非要使用現金。其次,就算是需要存取5萬元以上現金,目前只是要多填寫一份大額現金業務表,取款要勾選用途,存款要勾選來源,未要求出具證明材料,對存取款便利程度影響很小。

  “光明正大,行得正、走得直就不怕規定,只要填寫清楚就行。”“不做虧心事又有什麼好擔心的,理解銀行的良苦用心。”“防止不法分子洗錢,支援這個決定。”很多網友對於新規也表示了支援。

  另外,還有一則有關現金存取的消息引發關注,有兩家民營銀行宣佈將停辦現金業務。

  其中,遼寧振興銀行發佈停辦櫃面和ATM現金業務的公告,經主管人民銀行批復,從2022年3月1日起,停辦櫃面現金存取款、零錢兌換、殘損幣兌換、ATM存取款等現金業務。北京中關村銀行發佈關於停辦現金收付業務的公告,經向有關監管部門報備,將於2022年4月1日起停辦現金收付業務。

  中新財經注意到,北京中關村銀行和遼寧振興銀行均為民營銀行,都是在2017年成立的。之所以停辦現金業務,兩家銀行均提到了一個原因:不斷加大線上業務發展力度,集中資源提升電子銀行的服務能力。

  在董希淼看來,目前我國有19家民營銀行,民營銀行“一行一點”,線下網點較少,現金業務佔比本來就很少,但是現金業務投入成本比較高,這些銀行停止現金業務,基本不影響對客戶的服務,更重要的是能降低經營成本。

  “對整個銀行業來説,是不會大規模地停止現金使用的,因此,大家也不必過度解讀。”董希淼稱。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