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讀懂開局之年成績單】城鎮新增就業超額完成

2022-02-04 08:1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比上年增加83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十四五”開局之年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基本的支撐。

  2021年,就業總量壓力加大,結構性矛盾凸顯,疫情影響複雜多變,在種種客觀因素下,穩就業保就業取得了“一增、二減、三升、四穩”的不俗成績——

  一增,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預期1100萬的目標任務;二減,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個百分點,去年下半年以來,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以下的較低水準;三升,勞動力市場招聘需求旺盛,求人倍率(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始終保持在1以上,短缺職業集中在生活服務和生産製造類等吸納勞動力較多的行業;四穩,全年農民工總量29251萬人,比上年增加691萬人,增長2.4%。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首先還是經濟發展達到了預期增長目標,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1%,這是穩就業的根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李長安認為。

  經濟發展的根基和動力是市場主體,就業穩健有序依靠的也是市場主體。過去一年,各項為穩定就業局勢保駕護航的經濟政策,為廣大企業送去真金白銀。2021年,各地人社部門共向406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230億元,稅務部門全年新增減稅降費約1.1萬億元。

  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就業指標作為宏觀調控取向調整的重要依據,在2021年得到充分體現。

  國務院頒布《“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提出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為主要目標,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容量,著力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切實防範和有效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

  幫助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是穩住就業基本盤的關鍵。中組部、人社部、教育部出臺一系列幫扶高校畢業生就業措施,引導和鼓勵青年一代到基層幹事創業。2021年,全國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4萬餘場,發佈崗位資訊3000萬個,有效促進了人崗精準匹配。

  為助力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人社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髮指導意見,持續幫扶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全國脫貧人口務工總數達到3145萬人。

  我國就業已經高度市場化,加快建設高標準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加強和改進公共就業服務顯得越發重要。人社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文提出,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服務水準,推動行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打造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力資源市場格局。在2021年舉辦的第一屆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上,150個人力資源服務供需對接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簽約總金額超166億元,充分展現了行業發展的巨大活力。

  近兩年來,就業形勢面臨的挑戰不光來自於新冠肺炎疫情、外部環境等不確定因素,身處國內産業結構升級轉型的關鍵時間節點,勞動力市場亟待適應新技術、新産業、新模式的更高要求。

  中國勞動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就業人口自2013年起持續下降,5年間減少超過1000萬人。以“機器換人”為特徵的生産模式演變也加速了就業結構性矛盾。不過,處於高品質發展時期的中國製造業也催生了“技術向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陳李翔認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産業升級和新技術浪潮的融合,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對就業帶來了深刻影響,技能替代和技能更新的交織,快速改變著勞動者隊伍的技能結構。

  大規模培養技能人才成為“十四五”時期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突破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是職業培訓的重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説,目前製造業企業對技工、技師的需求非常急迫,很多企業在實施新技術的時候都面臨高層次技能人才短缺、招工緊缺的問題。各地要動態調整培訓專業設置補貼項目,提升培訓層次,為企業培養更多技能型、應用型和創新型技能人才。(經濟日報記者 敖 蓉)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