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汨羅江畔訪農戶 稻穀飄香盼豐收

2021-10-02 15:0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長沙10月1日電 題:汨羅江畔訪農戶 稻穀飄香盼豐收

  新華社記者周楠

  金風送爽,汨羅江畔,稻穀飄香。1日清晨,趁著太陽還沒有出來,湖南省汨羅市汨羅鎮江景村的種糧大戶曾岳華趕到自家稻田旁,開始忙碌起來。

  還有半個月就要迎來晚稻收割,最近這幾天必須保證田裏有足夠的水,他圍著稻田查看,對缺水的稻田及時引水灌溉。忙碌間隙,他蹲在田埂上查看稻穗的結實率,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稻穀都很飽滿,所有辛苦都值得。”

  曾岳華是汨羅市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流轉了1170畝田,今年全部種植雙季稻。早稻平均畝産800斤左右,收成還不錯,更讓他期待的是晚稻。他告訴記者:“我家晚稻品種選得好,很適合我們這裡的水分、土壤條件,優點有‘一籮筐’。”

  今年,因為稻種品質好,曾岳華家的晚稻還沒種下時,就跟鎮裏的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簽了收購合同,保底價達每100斤142元,比常規品種的價格至少要高出10%。

  前些年,曾岳華主要種植常規稻和普通雜交稻,畝産700多斤,産量一般,也賣不上價。現在種優質稻,只要沒有遇到自然災害,畝産高的年份可達1100斤,一般也有900斤,每畝收入要多賺一兩百元。他説:“今年期盼晚稻豐收,估計畝産能超過1000斤。”

  “優質稻是採取拋秧方式種植,跟過去在田裏撒種直播相比,每畝要少用約10斤化肥,少撒一次除草劑。”曾岳華告訴記者,這兩天他還要為綠肥種植做準備,綠肥能增加土壤裏的有機質,改善土壤品質,還能進一步減少化肥使用量。他説:“種植優質稻的效益比較高,我們有信心、有意願去投入更多。”

  汨羅市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李儉梅告訴記者,近年來,汨羅市根據本地水、土、氣候等條件,篩選優質水稻品種,按照“一村一品”“一片一種”的模式,結合綠色病蟲害防控、測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在全市大力推廣優質稻種植,今年全市水稻種植面積近89萬畝,其中優質稻面積34萬畝,全市水稻種植已逐漸從單純追求高産向穩産、優質發展,帶動了廣大農民增收。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