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教育均衡不是搞“平均主義”

2021-09-06 08:41: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如何破解教育資源不均是橫在世界各國面前的一道難題,它不僅關係教育本身,更關係國家和社會的長遠發展。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對教育均衡化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對處境不利地區和人群的特別扶持上。無論是美國採取的“先行教育”“補償教育”,英國設立的“信託學校”“學院學校”,芬蘭推行的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雙軌道並行,還是日本實施的教師“定期流動制”,都是為保障教育實現均衡發展所做的努力。

  這些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因地域、硬體設施、師資力量等不同造成的教育不均衡問題,有針對性地提高了教育品質和水準,但在追求均衡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同社會階層教育不公平、教育資源浪費等現象。

  筆者的體會是,追求教育的均衡發展絕不是搞“平均主義”,提高教育品質、培育社會所需人才是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意義所

  在。因此,要更加關注均衡化之後對教育品質的提升效果。

  首先,教育均衡發展,尤其是基於標準的均衡發展,並不意味著“千校一面”或“千人一面”,在不斷滿足教育硬體條件相對均衡的同時,注重受教育者個性化、多樣化發展,決定了教育品質的優劣程度。

  其次,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區域特別是同一區域校際差異,對於提高社會整體教育品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校園是教育的主陣地,學生回歸在校學習,通過校內學習充分吸收養分,自然減少了對校外補習的依賴,避免教育陷入“內卷化”。

  再次,提高校內學習效率、減輕考試壓力、完善品質評價,也為校外機構的轉型和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方向和入口。善用資源、積極創新,校外機構可以成為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

  實現教育優質資源均衡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眾多利益群體,涉及眾多部門職責,必須完善制度保障,也需要社會各方通力合作,才能確保各項舉措切實落地。(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朱 琳)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