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約工,這份權益保障“指南”請查收

2021-08-19 08:46:0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多部門解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

  @網約工,這份權益保障“指南”請查收

  網約車駕駛員超351萬人、外賣送餐員規模達770萬……當前,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網約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平臺就業,門檻較低,工作時間相對自由,但也面臨著權益保障的新問題。

  網約工與平臺之間構成勞動關係嗎?如何為外賣小哥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強社會權益保障?如何確保這部分群體的勞動權益?18日,國新辦召開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指導意見政策例行吹風會,回應社會關切。

  平臺應合理承擔維護勞動者權益的責任

  按照現行勞動法律規定,對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企業應當依法保障其合法權益。沒有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一般按民事法律調整。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工作有較大自主性,比如説可自主決定是否上線和接單等。但其提供勞動的過程,要遵守平臺企業確定的演算法和勞動規則,並受其管理。”人社部勞動關係司司長聶生奎認為,雙方不完全符合確認勞動關係的情形,也不是完全平等的民事關係,“平臺企業應合理承擔維護勞動者權益的相應責任”。

  國務院常務會日前審議通過了《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求補齊勞動者權益保障短板。

  《意見》重點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勞動報酬支付和休息制度,明確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最低工資制度保障範圍,企業要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推動行業明確勞動定員定額標準,科學確定勞動者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合理確定休息辦法。二是明確企業不得制定損害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標,對企業制定修訂直接涉及勞動者權益的制度規則和平臺演算法,要充分聽取工會和勞動者代表意見建議,並公示告知勞動者。三是強化職業傷害保障,明確要開展相應的試點。

  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將放開

  近年來,外賣小哥等群體遭遇意外事故,保障不到位的問題時有發生,讓人痛心。

  “由於我國工傷保險制度建立在勞動關係的基礎上,而部分外賣小哥等就業形式相對靈活,沒有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所以無法直接納入現行的工傷保險制度來保障他們的權益。”人社部副部長遊鈞表示,儘管多數平臺企業購買了意外傷害險等商業保險,但保障水準過低,難以有效解決。

  對此,人社部正在制定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辦法,擬在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待制度運作成熟後再有序推開。

  從目前情況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存在部分人員不願參加社保、參不起社保的情況,個別超大城市未放開外省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參保限制,有的地方存在參保不便捷等問題,影響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的積極性。

  《意見》提出,要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組織未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按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做到應保盡保。

  不得通過演算法侵害勞動者的正當權益

  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形成合力。

  當前,個別網約車平臺上的司機反映,平臺抽成高、隨意調價,造成收入下降,為了獲得更多收益,不得不延長勞動時間。

  對此,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李華強表示,下一步將規範平臺企業的經營行為,要求網約車平臺企業規範自主定價行為、降低過高的抽成比例,加強與駕駛員之間的溝通協商,設定抽成比例上限。

  針對外賣配送平臺,市場監管總局網路交易監督管理司司長龐錦表示,應合理設定對外賣送餐員的績效考核制度,合理確定訂單數量、線上率等考核要素,適當放寬配送時限,不得通過演算法等手段侵害勞動者的正當權益。

  前不久,全國總工會制定出臺了《關於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意見》。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負責人黃龍表示,將最大限度吸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並計劃5年投入5000萬元,建立解決戶外勞動者飲水、就餐、如廁和休息等難題的服務站點。(記者 李丹青)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