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地曬出一季度“帳單” 財政收支“水漲船高”

2021-05-06 09:16: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近日,各地陸續公佈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數據顯示,多地財政收入出現恢復性增長,收入規模已恢復至疫情前水準。同時,財政支出進度加快,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收支之間折射出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品質效益穩步提高。

  收入增長速穩質優

  從各地公佈的數據來看,一季度地方財政收入增速較快,大部分地區實現兩位數增長,不少地方出現20%以上的高增長。

  比如,一季度,浙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57億元,同比增長27.5%;江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76.1億元,同比增長24.9%;甘肅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1億元,同比增長20.4%。

  “一季度各地財政收入增長主要源於經濟持續復蘇。今年以來,生産、消費基本恢復到了疫情前水準,就業增加,消費增長迅速。”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表示,受疫情影響,去年同期財政收入基數較低,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整體持續向好,推動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同時,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國內生産價格指數漲幅有所擴大,帶動財政收入增加。

  稅收對財政收入的支撐作用明顯。從主要稅種看,受企業生産經營不斷向好拉動,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成為拉動稅收增長的主力。比如,一季度,浙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佔比為84.9%,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44.2%和16.3%;吉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26%、22.6%。

  “增值稅屬於貨物和勞務稅,與商品價格直接掛鉤,是按現價計算的,一季度生産價格指數漲幅擴大帶動了相關稅收增長。”白景明表示,高新技術産業稅收出現較快增長,表明産業結構調整進入收穫期,市場佔比不斷提高,稅收隨之增加。

  保壓並舉聚力增效

  從支出方面看,一季度各地支出呈現平穩增長態勢,支出進度相對較快。

  一季度,湖南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93.93億元,同比增長9.22%;重慶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24億元,同比增長12.7%。

  “受疫情影響,去年一季度財政支援抗疫速度快、強度大,隨著疫情防控轉向常態化,今年相關支出回到正常軌道,結構持續優化。”何代欣表示。

  在保持合理支出強度的同時,各地做到有保有壓、突出重點。一季度,江西教育支出291.6億元,科學技術支出50.3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03.1億元,分別增長7.4%、76.2%、17.1%。浙江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節能環保等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共計近七成。

  何代欣表示,財政直達資金已在一季度完成大部分下達,加速了各地支出進度,民生福利支出繼續位居增速前列,重點領域支出保障得力。

  今年財政預算報告要求堅持政府過緊日子,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廣西壯族自治區本級2021年年初部門預算“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壓減5%,壓減金額0.43億元。山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季度山東省級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下降21.6%,騰出的資金主要用於民生等重點領域。

  仍需化解收支矛盾

  雖然一季度地方財政收入呈現恢復性增長,但受經濟下行壓力、疫情防控常態化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各地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挑戰來自多個方面。”何代欣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地方財政收支壓力並存,既要保持一季度的良好收入態勢,也要確保支出強度不減弱。同時,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尚存,在收入增速放緩的趨勢下,債務資金成本壓力尤其是利息壓力將顯現。此外,財政投資項目執行面臨通脹壓力,現行的財政投資項目預算與當前一些材料的價格上漲出現不匹配。

  面對地方財政收支矛盾,中央及早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中央本級支出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7.8%,增幅明顯高於去年。同時,要求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並擴大範圍,將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比去年增加1.1萬億元。

  地方政府也積極採取措施,在應對收支矛盾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比如,山東堅決將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貫徹落實到位,截至3月底,中央下達山東的財政直達資金已全部分配下達,總體支出進度達到40.1%。

  “接下來,地方財政運作有可能出現收入中低速增長情況。”白景明表示,各地要做好化解財政收支矛盾的預案,深化預算管理,防止出現新增隱性負債、盲目擴張等問題。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