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養老金三大支柱投資路線圖:一、二支柱入市空間大 專家“支招”第三支柱補短板

2021-04-22 08:50:00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十四五”規劃提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目前,我國已建立由三個支柱構成的養老保險體系,第一支柱為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即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但不同支柱之間發展呈現出不均衡狀態。

  4月2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迎接老齡化社會-養老金改革”分論壇上,多位監管部門人士對於完善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展開了討論。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波表示,養老金改革應該成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動養老金向積累型方向改革,能夠有效幫助解決我國金融體系長期資本不足的問題。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就我國養老金第一、第二支柱的投資運營情況,以及第三支柱如何“補短板”進行採訪。市場人士認為,養老金三支柱都需要與資本市場更好銜接,以獲得更穩定和更大的長期收益,保障養老資金的長期可持續性。

  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委託投資到賬超萬億元

  目前,我國養老金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佔主導地位。據人社部介紹,作為第一個層次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健全,職工養老保險加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個平臺,目前已覆蓋近十億人。

  1月26日,人社部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等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5.02萬億元,總支出5.75萬億元,累計結余6.13萬億元。基金投資運營工作穩步推進,所有省份均啟動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工作,合同規模1.24萬億元,到賬金額1.05萬億元。

  近年來,養老金入市被監管部門多次強調。粵開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入市可以為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水,其對於優質標的的偏好,有望改善資本市場結構,同時提升自身的資産管理能力,保持收益穩健增長。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方式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下稱“社保基金會”)採取直接投資與委託投資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投資運作。根據社保基金會發佈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産總額1.07萬億元。其中,直接投資資産4054.01億元,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産總額的37.65%;委託投資資産6713.79億元,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産總額的62.35%。

  2019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權益投資收益額663.86億元,投資收益率9.03%。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自2016年12月受託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850.69億元。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要求是保值增值,目前投資收益率近10%是非常可觀的。養老金直接投資部分佔比較小,投資標的和策略更為穩健。整體上看,社保基金的投資是穩健安全的,未來仍有繼續擴大規模的空間。

  康崇利表示,2019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現權益投資收益率9.03%,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5.23%、2.56%。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收益提升,一方面與資本市場表現掛鉤,一方面是基金投資運營能力提高,委託投資資産佔比提升。2019年,社保基金會推動完善委託股票産品體系,加大戰略新興産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援力度,委託投資資産佔比62.35%,較往年有所提升。

  談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進一步委託投資情況,康崇利認為,長期來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資産規模佔比有望持續提升,但中短期預計增量有限,一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政府減稅減費,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端緊縮。二是老齡化加速,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端壓力增大。三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具有特殊性,地方政府權衡考量收益與風險。

  第二支柱:年金基金

  去年投資收益近3000億元

  近年來,作為我國養老金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髮展迅速。據人社部介紹,我國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制度初步建立,並在逐步完善,目前已經覆蓋5800多萬人。

  3月22日,人社部發佈的《2020年度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數據摘要》(下稱《摘要》)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企業年金基金規模達2.25萬億元,同比增長25.09%,實際運作資産規模2.21萬億元。

  職業年金方面,4月13日,人社部表示,我國職業年金市場化投資運營工作開局良好。截至2020年年底,除西藏自治區外,全國30個省(區、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和中央單位啟動職業年金基金市場化投資運營,投資規模1.29萬億元,全年累計投資收益額1010.47億元。

  綜合來看,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年金基金(含企業年金基金和職業年金基金,下同)規模達3.54萬億元,2020年投資收益2941.95億元。

  另外,《摘要》顯示,2020年企業年金基金投資收益1931.48億元,加權平均收益率為10.31%,較2019年提升2.01個百分點,創下自2008年以來新高(即近13年以來新高),固定收益類為5.3%,含權益類為11.28%。

  “去年企業年金基金投資收益率提升,實際上與A股行情高度相關,整體權益類産品收益率比較好,固收類産品比較穩定。”某大型年金基金管理機構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年來,隨著管理機構的資産配置策略愈發成熟,企業年金基金的投資收益率逐步趨於穩健,波動越來越小。

  2020年年底,人社部印發《關於調整年金基金投資範圍的通知》,對年金基金投資範圍和權益類投資比例進行調整,允許年金基金通過股票型養老金産品或公募基金投資港股通標的股票,新增國債期貨、資産支援證券、同業存單等品種。此外,年金基金投資權益類資産比例上限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40%。

  今年以來,基金公司紛紛調整旗下養老金産品投資範圍和投資比例。1月底,人社部正式批准發行了首批5隻港股通股票型養老金産品。

  談及年金基金投資範圍和權益類投資比例調整,上述年金基金管理機構人士表示,一方面,此次年金基金權益類投資比例上限調至40%,與社保基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職業年金啟動投資後,年金基金規模迅速擴大,但年金基金可配置資産有限,去年有段時間,甚至有資産管理方找不到足夠多的可投資標的。所以此次調整新增了港股、國債期貨、同業存單等可投資産品,拓寬了年金基金的投資渠道。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投資範圍調整,主要是為了拓寬年金基金投資的市場範圍,可以投資港股市場。中國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在投資組合和資産配置上有了更加廣闊的選擇,將極大提高年金基金的投資運營能力和績效。

  “此次調整,為資産管理人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間,提升了年金基金的投資彈性,有助於資産管理人充分發揮權益投資能力,從長期來看對年金基金的投資是有幫助的,未來年金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大概率將穩步提升。”上述年金基金管理機構人士表示,從長期來看,隨著年金基金規模的提升,資本市場有望獲得源源不斷的長期資金,有助於提升市場穩定性。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董登新表示,一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長期資金比較匱乏,今年以來,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權益類投資比例從30%提升到了40%,通過擴大年金基金的入市比例,為資本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長期資金支援,既有利於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也有利於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

  多維度補齊“短板”

  “目前我國第三支柱整體上比例非常低。”4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表示,目前要做的是把不具備養老特徵的大量個人資金供給轉化為長期的、有養老屬性的、有相對安全保障和一定收益的第三支柱養老産品。

  2月26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曾表示,我國養老保險體系三個層次中,第三層次的個人養老金制度還沒有出臺,第三層次在整個養老保險體系中目前還是個短板。

  “我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需要市場來共擔老齡社會壓力。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能夠舒緩政府財政壓力,更能提高老齡人口的幸福感,這將會是支撐起養老保障的關鍵。”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個人養老金屬於中國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第三支柱,尚處於發展初期。壯大個人養老金市場,將是對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的關鍵補充,是緩解國家養老金賬戶壓力的重要渠道。

  事實上,對於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政府部門一直都非常關注。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十四五”規劃提出,“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談及接下來如何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陶金認為,首先要解決個人支付的限制性因素,尤其是處理好個人養老金繳存和企業繳存社保之間的關係,以社會公平為優先考慮原則;其次,當前養老保險三支柱中,不論哪一個支柱都需要與資本市場更好銜接,以獲得更穩定和更高的長期收益,保障養老資金的長期可持續性。

  “當前養老目標基金試點不斷擴大,運作平穩,但也發現部分養老目標基金並不受市場歡迎。”陶金進一步表示,鋻於良好的發展趨勢以及日益擴大的需求,在養老目標基金的發行主體資格、産品類型等方面,都可以在試點基礎上合理補充,以解決部分産品不受市場歡迎等問題。此外,由於養老金的安全性質,對發行主體和産品投資策略的宏觀、微觀上的監管把控必須比其他産品更加嚴格。

  “從個人方面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是積累養老資産,而非簡單的長期儲蓄,需要從理念上由儲蓄養老轉變為投資養老,根據個人情況,既積極參與又量力而行,按照長期投資思路提高這方面的積極性。從金融機構方面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不僅是資産的保值,更重要的是資産增值,要切實做好資産配置追求長期投資收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鵬飛建議。

  田利輝認為,需要加強宣傳引導和監管,提示居民對於個人養老金的信任感和認同感。同時,金融機構要聚焦居民的養老保障需求,不斷加強産品與服務創新。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