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歐班列是如何跑出新速度的

2021-04-06 08:4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手握操縱桿,眼觀信號里程,不到20分鐘,調車司機吉冠旗便將一列入境中歐班列牽引至室內集裝箱換裝庫,班列將在這裡完成寬、準軌車輛間貨物換裝作業。

  在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寬軌場,調車司機是接手入境中歐班列的“第一棒”,12位調車司機擔負著返程中歐班列站內牽引任務。“我們的職責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方法把班列牽引到位,保證作業效率。”吉冠旗介紹。

  位於中哈交界的阿拉山口口岸是我國過貨量最大、最為繁忙的陸上口岸之一。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經由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逐年增多。去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和空運遇阻,憑藉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的獨特優勢,經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境的班列數量多次刷新紀錄。2020年經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境的中歐(中亞)班列達5027列,同比增長40.1%。今年,截至3月21日,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數量達1192列。

  為提升效率,讓班列“快”起來,阿拉山口站採取“優先編組,優先挂運,優先發車”的措施,保證不間斷接發中歐班列。今年以來,經由阿拉山口站入境中歐班列日均達11列。

  在阿拉山口站的室內集裝箱換裝庫內,橋式吊車正在貨運員的指揮下加緊作業。阿拉山口是我國著名的風口之一,常年刮八級以上大風。為解決受大風影響不能進行集裝箱換裝的問題,提高口岸過貨效率,室內集裝箱換裝庫于2008年建成,建築面積2.26萬平方米,設40噸橋式吊車4台,在庫內實現了車對車直接換裝。

  貨裝車間貨運值班員謝偉説,如今,換裝庫已實現高度機械化,貨運員的工作也基本實現電子化,班列雖然多了,工作反而更輕鬆,“一列班列的換裝作業平均只需1個小時”。

  為了更好地服務中歐班列高品質發展,阿拉山口海關、鐵路為中歐班列設立專門窗口、開闢綠色通道,實現班列業務24小時隨到隨辦、全程優先。去年,阿拉山口海關還與鐵路部門聯合推廣“數字口岸”系統,實現中歐班列進口轉關數據系統自動審核“秒級放行”,出口班列轉關核銷手續20分鐘即可辦結。

  新疆阿拉山口捷安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貿進出口代理公司,公司關務負責人王偉介紹,阿拉山口海關、鐵路部門高效通關作業,鐵路運輸成了外貿企業性價比更高的選擇,“一個月代理業務車數7000輛到8000輛,最多達到10000輛,中歐班列佔公司業務量的一半以上”。

  阿拉山口海關監管二科科長李宏峰告訴記者,中歐班列搭載貨物品類從最初的電子産品擴展到汽車及配件、礦産、棉紗等商品。中歐班列線路越來越成熟,海關辦理程式也越來越便捷。“今年我們將實行出口轉關自動核銷,秒級放行,同時推廣鐵路快通模式,進一步簡化企業在海關的手續辦理。”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中歐班列還帶動了口岸跨境電商新業態蓬勃發展。自2020年1月阿拉山口口岸首次開展跨境電商以來,跨境電商包裹呈現爆髮式增長,單月數量最高突破1000萬件。據阿拉山口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海關累計監管出口包裹超4542萬件,貨值逾1.33億美元,包括電子産品、服飾、日用百貨等跨境電商包裹出口至歐洲多國。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