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5G網路升級進行時 獨立組網將成未來主旋律

2021-03-29 08:21: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NSA是“一網多用”,SA是“專網專用”。NSA模式的網路就像城市道路,既跑汽車也跑自行車,而獨立建設的SA模式網路類似于高速公路,跑的都是5G信號。

  5G技術發展至今,大家對5G的兩種組網方式已不陌生,儘管我國5G建設不斷跑出新速度、新高度,但從近日“聯通電信辟謠首批5G用戶被拋棄”登上微博熱搜看,大家仍對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兩種5G組網方式關注度不減,而且仍有部分群眾對我國的5G建設和業務運營原則存在理解偏差。

  一個是“一網多用”,一個是“專網專用”

  SA和NSA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需要依附現有的4G網路進行5G網路部署,反映的是基站和核心網的搭配方式。

  從它們的中文釋義也能看出其中的差別,NSA是“一網多用”,SA是“專網專用”。

  在5G NSA組網方式下,4G、5G共用核心網,直接利用4G基站加裝5G基站,即可快速實現5G網路覆蓋。作為5G標準的核心網,SA核心網的信令格式、流程及核心網架構都是全新的。

  簡單地説,NSA模式的網路就像城市道路,既跑汽車也跑自行車,而獨立建設的SA模式網路類似于高速公路,跑的都是5G信號。這也是為什麼業界將NSA看作5G的過渡方案。

  5G的兩個組網選項牽扯著網路時延、上行頻寬、網路靈活敏捷性和服務可靠性等一系列5G性能指標的差異。

  相比之下,NSA模式更有利於資源的最大利用,無論對用戶還是對運營商來説,時間成本和資源投入都更少。SA模式則更能發揮5G的三大技術優勢——增強移動寬頻(eMBB)、海量機器連接(mMTC)和低時延高可靠(URLLC),並在此基礎上支撐實現更為豐富多元的場景業務,提供包括網路切片、超低時延連結、海量連結等諸多NSA模式無法提供的能力。

  如工信部前部長苗圩所言,真正要體現5G性能,還得依靠SA模式的5G網路,而不是基於4G核心網上面的NSA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坦言,在全球率先啟動SA大規模建設,除産品成熟性和穩定性的考驗外,SDN、NFV、SRv6、網路切片、SD-WAN 等大規模組網技術尚待驗證。

  SA模式是5G組網的終極方案

  在5G網路建設的最初階段,SA與NSA模式混合併行,但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視SA模式為5G組網的終極方案,我國也不例外。

  通信行業專家陳志剛介紹,2017年12月,5G NSA核心標準凍結,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由此引發業內外對5G組網方式的長期討論。

  早在5G商用發牌前,對我國5G網路部署該走SA模式還是通過NSA模式逐步過渡的爭論一直都未斷絕。

  大部分運營商之所以選擇在4G核心網的基礎上採用NSA方案作為過渡,5G建設投資大是眾所週知的原因之一。

  通信行業分析師柏松説:“節省投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從3G、4G的經驗看,先擁有網路基礎設施,將極大減少後期的過渡成本,為中國開創性的5G技術探索積累經驗。”

  但是,NSA模式如同“半個5G標準”,畢竟無法完成發揮5G網路的技術優勢。2018年,5G獨立組網標準正式凍結,我國各電信運營商開始公佈獨立組網計劃。

  2020年3月24日,工信部發佈的《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中提出,“支援基礎電信企業以5G獨立組網(SA)為目標,控制非獨立組網(NSA)建設規模,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的網路建設,並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逐步延伸覆蓋”。

  柏松説:“儘管工信部早已明確,SA是我國5G未來主要發展方向,各電信運營商也有積極籌謀,但以該通知為標誌,運營商新建的基站將全部為SA基站。2020年可以看作是我國5G SA新基建建設和發展的元年。”

  2019年,我國所建的5G網路還基本屬於非獨立組網。2020年11月,中國電信在天翼展上宣佈在全球率先商用5G SA網路,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前不久,中國移動表示已建成覆蓋我國31個省市、337個城市的全球最大5G SA商用網路,SA終端將在2021年全面普及。

  新事物的成長總要經歷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5G建設也是如此。

  運營商短期內不會關閉NSA網路

  雖然SA模式組網已是5G建設主旋律,但大量4G基站仍會繼續存在。從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回應看,目前不存在關閉5G NSA網路一説。

  柏松説:“從非獨立組網向獨立組網的過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會出現一刀切式的直接斷網現象。”

  資深電信行業諮詢師馬繼華表示,無論是運營商還是用戶,嘗鮮總要付出代價。技術終有過時而被替代的那一天,建設者和使用者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某一階段,這是行動通訊代際進步的典型特徵,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小靈通、2G、3G手機都走過了同樣的歷程。

  “運營商拋棄原來NSA用戶的説法不準確。”馬繼華強調,目前第一批僅支援NSA的5G手機還可以使用,不排除未來運營商會迫於基站資源和運營成本壓力拆除或升級NSA的可能,但這也是第一批5G手機使用生命週期之後的事了。

  當然,不管是手機廠商還是運營商,應該告知用戶真實情況,讓用戶理性選擇。“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迭代速度越來越快,産品的生命週期也越來越短,用戶需要合理抉擇。”馬繼華如是説。

  “運營商在用戶告知上還需要更精心、更詳細,手機廠商在産品宣傳上也應避免誇大誤導。”柏松説,“運營商和廠商應該多加關注那些5G NSA終端用戶的合理訴求,他們中有很多人是5G最早的支援者。”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指出,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5G仍處在發展初期,全面滿足客戶期待、進一步孕育成熟還需産業各界共同努力。

  柯瑞文説:“特別是在提升終端SA支援率、SA行業模組産業化、協同打造SA通用應用、探索總結基於5G的産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等方面,亟須各位産業夥伴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創新步伐。”

  SA/NSA雙模已是5G終端標配

  非獨立組網終究是要向獨立組網演進,但誰都無法準確預測這個進程會有多快。明確可知的是,即便是在SA方式的5G網路中,也絕不意味著早期NSA的5G手機就不能用了。

  2019年底,5G輿論場曾上演了僅支援NSA組網的手機是不是真正的5G手機的大論戰。那時,5G手機大多數只支援NSA,最早相容NSA和SA的雙模手機出自華為。

  那個階段,我國的電信運營商向5G體驗用戶發出告知提醒,目前僅支援NSA的單模5G手機,在只有SA模式網路的地方,將無法連接到5G網路。

  目前國內僅支援NSA組網的手機為2019年下半年發佈的7款機型,大家的爭論點都聚焦在了SA模式網路下早期這批NSA單模手機的命運。

  記者從中國電信了解到,即便終端只支援NSA模式,而基站是SA模式,用戶也不必驚慌,雖然不能接入5G,但使用4G網路沒問題。

  只是,僅支援NSA模式的手機終將退出歷史舞臺,中國聯通近日發佈的《中國聯通5G終端白皮書第四版(2021年度)》中明確提出,5G終端應支援SA/NSA雙模。

  隨著SA模式網路建設和運作的逐步完善,各電信運營商針對終端的規劃將越來越明晰,中國移動明確表示,2021年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促進5G端網匹配,將5G用戶向5G SA網路牽引。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