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步履不停的數字時代:于網際網路中見光 見未來

2020-11-24 08:4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烏鎮11月23日電(趙曄嬌 張煜歡)七年時間,浙江烏鎮的小橋流水淌出、匯聚,已化成中國數字經濟的一股洪流。

  23日,以“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烏鎮開幕。

  從烏鎮看浙江,從浙江看中國。步履不停的數字時代,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發生著深刻變革。扶搖九萬里,數字力量恰如鯤鵬鳥,直上“雲霄”掀起風暴。

  數字變革生産:新製造漸成“新常態”

  在每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被視作展現全球網際網路的最新技術、産品和應用的平臺。

  阿里巴巴的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之江實驗室的億級神經元類腦電腦、天樞人工智慧開源平臺,首次正式亮相的國家(杭州)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在今年網際網路之光博覽中心2萬平方米的展館內,一批重磅黑科技已精彩亮相。

  奪人眼球的“黑科技”之外,“網際網路之光”賦予時代怎樣的變化?

  在網際網路之光博覽中心數十公里外,坐落著世界滌綸紡絲行業的第二大龍頭企業新鳳鳴集團。14000平米的車間內,不聞機杼聲,只見機器人靈巧地穿梭于車間中。

  “我們幫助新鳳鳴打造5G飄絲檢測系統,通過8K超高清和AI智慧識別技術,系統能夠在60米每秒的速度下,實時檢測出是否有單根絲斷裂。”浙江移動政企客戶部5G産品經理于正操介紹,該應用場景助力新鳳鳴優品率突破98%,年經濟效益提升超2000萬元。

  提質增效背後,是産業數字化帶來的“翻雲覆雨”。

  近年,浙江著眼于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促進産業數字化加速轉型。截至9月底,浙江累計上雲企業約39.8萬家——“高水準上雲,深層次用雲”在浙江漸成一種“新常態”。

  瞄準産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工程,浙江以數字撬動創新“更進一步”。

  在位於杭州的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因為數字化技術的運用,絲綢亦多了幾分現代活力。在設計上運用了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時尚配色方案,在製造上運用基於人工智慧的雙面印花技術,此外通過嫁接AR技術,客戶掃一掃絲巾圖案便可看到其設計故事的視頻……

  “數字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説,在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新一輪資訊革命背景下,挖掘高品質數據的能力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數字經濟在“數字”上給予經濟客觀回答。縱觀前三季度,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4893.9億元,同比增長11%,佔GDP比重為10.7%,為推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硬核支撐。

  數字點亮生活:新消費掀起“新風尚”

  數字技術為創新驅動匯聚能量,也于無聲之間浸潤生活。

  如今在烏鎮,諸多前沿科技成果正讓這座千年水鄉變得越來越智慧時尚。

  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在烏鎮人民公園的一塊大屏前舞得不亦樂乎。不用自帶音響,這塊AI虛擬大螢幕可供自選音樂、自選教程,還能通過高清螢幕實時反饋舞蹈動作。國術大屏、AR動物園……一系列智慧場景,將數字技術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和便民性展現無遺,讓百姓在此獲得新奇體驗的同時得到科學鍛鍊。

  可見,數字技術離生活其實“很近”。在今年,如雨後春筍般生長的“直播帶貨”更是掀起一股新風尚,觸發了另一種消費體驗。

  數據顯示,雙十一當天京東平臺僅6秒便實現直播帶貨破億元。淘寶直播從11月1日到11日12時,便誕生了28個成交超1億元的直播間……

  直播帶貨不僅是“全民購物狂歡”,亦拓展了消費扶貧的新途徑。此前舉行的浙江省農博會就組織百名農播客開展帶貨助農活動,架起農産品從地頭到餐桌的“直通車”。截至目前,浙江省農産品在直播電商中當場成交達31.7萬斤。

  除了直播帶貨,新零售、網際網路醫療、線上經濟等新業態新場景還在不斷拓展,“宅經濟”與“雲生活”等消費模式亦展現著“數字生活”的多種形態。

  浙江長龍航空公司董事長劉啟宏介紹,借助先進人工智慧技術,該公司將對旅客關聯度最高的業務場景進行智慧化處理,將移動互聯和航空服務結合,打造各類消費産品,實現坐飛機後乘車、購物等場景打折優惠,讓小小一張“機票”成為消費場景的“通行證”。

  在“後疫情時代”,種種數字生活新場景的應運而生,也成就了數字時代的一番新面貌。

  數字賦能治理:新思維下的“整體智治”

  無論數字經濟、數字生活,歸根究底是時代浪潮下數字化思維的産物。當數字邊界不斷延展,政府的數字化轉型,正讓治理現代化目標更進一步。

  今年的疫情防控中,一張小小“健康碼”起到疫情分析預測和防控的“大作用”。

  今年2月初,杭州依託“城市大腦”在國內率先研發出“健康碼”,並於2周後迅速複製推廣到國內18個省200多個城市,以“最低成本”最大程度地排除風險,為百姓生活、社區管控、政府決策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撐。

  而後的復産復工環節,浙江推出率先推廣應用“企業碼”,自5月28日至10月25日,浙江263萬家企業領碼用碼,規上工業企業實現領碼全覆蓋,各地互聯互通立“碼”兌現政策資金113.6億元。

  精密智控背後正是數字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創新的“實力”展現。而一切的核心落腳于“人”。

  在杭州武林商圈周邊的17塊電子引導大屏上,8個公共停車場庫的2685個停車位資訊“抬頭可見”。武林商圈所在地下城區天水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杜磊介紹,通過“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與場庫系統的並聯,目前武林商圈已實現場庫泊位平均利用率提升45%、掉頭率下降62%等顯著成效。

  不僅是“抬頭見泊位”帶來的速度與溫度,如今杭州“城市大腦”已建設11個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日均協同數據達1.2億條,滲透至社會治理的角角落落。

  放眼浙江,隨著“掌上辦事之省”“掌上辦公之省”建設加快推進,該省政府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數字化水準不斷提升,數字政府建設位列國內第一,新思維下的“整體智治”盡展無余。

  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表示,要以數字化改革賦能現代化先行,高水準建設“數字浙江”,構建“全鏈智造”的“數智經濟”、“整體智治”的“數智治理”、“多維智慧”的“數智生活”、“高能智源”的“數智生態”、“雙向智通”的“數智樞紐”,奮力打造數字變革新高地、數字中國示範區。

  可見,烏鎮是一扇窗口,推開這扇窗,網際網路讓人們見到光,更見未來。(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