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跨國企業在華“因地制宜” 升級改造實體店擁抱數字化新零售

2020-09-27 09: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上海9月26日電 (記者 李佳佳)坐擁8.55億數字消費者和最活躍的移動社交用戶群體的中國市場,已經是全球消費品及零售商競相搶奪的目標之一。於是,很多在華跨國企業或升級,或改造,或開設全新類型實體門店,落實中國本土化發展戰略,趕搭中國市場“數字化”快車。

  26日,位於上海普陀的麥德龍全國首家新概念商場正式揭開面紗,一大早,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顧客就在店門外排起蛇形長隊。

  作為全國首家新概念商場,麥德龍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對店面進行了整體升級。記者發現,升級後,麥德龍按主題設置的倉板陳列、與消費者視線齊平的貨架高度使得商場內部呈現更為通透,區域標識一目了然,直觀的價格牌設計更透明地展示商品折扣,確保與消費者的溝通更為直接。

  此外,商場在肉類、水産和烘焙區新增透明加工間,“看得見”的商品安全品質為消費者更添一份安心。商場還設置了專屬的食品配送和福利禮品展示區,改進食品配送明星商品的高倉陳設,為專業客戶帶來定制化高效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上海麥德龍商場還全面上線了多點智慧購、多點APP,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數字化購物體驗。借助多點DMALL的技術優勢,麥德龍不但使消費者到店購物更便捷,還可在商場5公里範圍內提供最快1小時送達的到家配送服務,滿足居家消費場景下的品質需求。

  “新概念商場是麥德龍在數字經濟趨勢下順應時代潮流的一次大膽嘗試,意在通過提供全場景的購物空間、安心的品質保障以及個性化、數字化購物體驗,更好地服務中國消費者。”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得介紹説:“未來,我們將以麥德龍上海普陀商場為模板,在全國陸續佈局新概念商場,並於2023年完成35家商場的升級計劃。”

  麥肯錫曾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數字消費者日益成熟,面向消費者的企業將不得不應對越來越多的需求。各大品牌商如果想抓住後電商時代的增長機遇,必須面臨來自全渠道購物、社交電商等領域的挑戰。顯然,對實體店的數字化改造是跨國零售企業更好地開拓中國市場的一大手段。

  改變的還有宜家。不久之前,宜家在中國市場的首家城市店在上海靜安正式開業。這也是宜家中國自2019年8月底發佈“未來+”中國本土化發展戰略後,在中國市場的又一標誌性成果落地。

  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的面積並不大,不過店內提供的包括微信小程式、智慧設備、影像等在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夠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首發上線的宜家電商小程式帶來全新線下體驗結合線上購買的購物模式,除了店內産品,消費者可掃碼購買全品類商品。此外,顧客可以使用宜家點餐小程式選購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特色美食,盡享優惠折扣和便捷體驗。

  店內的設計工具,則可以讓消費者暢享宜家自由靈活的産品組合方案。PAX衣櫃系列2.0設計工具通過智慧推薦與自助設計觸屏解決方案,為顧客提供數以萬計個性化、定制化的衣櫃儲物方案。貝達3D模組設計工具則以互動式、可視化的方式,幫助顧客快速完成産品設計過程,即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産品組合。

  宜家中國區副總裁弗朗索瓦·勃朗特表示,“宜家中國此番首次引進城市店模式,一方面,通過佈局城市核心中央商務區進一步提升商場可達性;另一方面,通過門店視覺設計、數字化創新工具及吃喝玩逛新元素,打造更為生動的家居零售體驗。”

  AR虛擬染發試色應用外,巴黎歐萊雅也在9月22日于上海開業的全球首家旗艦沙龍內採用了“線上預訂+線下體驗”的模式。

  據了解,消費者可提前登陸旗艦沙龍微信小程式預約服務項目、時間與髮型師,隨後前往線下門店體驗服務;服務體驗完畢後,消費者在門店內的智慧零售貨架上拿起心儀的家用美發、護髮産品,貨架螢幕便會自動顯示詳細産品資訊以及達人使用後的反饋資訊,讓消費者更好的了解産品並掃碼購買,為其提供了更多便利。

  麥肯錫的觀點認為,線下實體店的復興推動著實體零售的數字化創新,且有望徹底重塑購物體驗。(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