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減負紓困 兩份重磅文件馳援電影行業

2020-05-15 10:28: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記者昨日獲悉,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日前發佈《關於電影等行業稅費支援政策的公告》。同時,財政部、國家電影局還聯合發佈了《關於暫免征收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的公告》。

  《關於電影等行業稅費支援政策的公告》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對電影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文化事業建設費。

  《關於暫免征收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的公告》提出,湖北省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自1991年開始收繳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屬於政府性基金。根據相關規定,經營性電影放映單位應拿出5%的電影票房收入繳納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項資金按照4:6比例分別繳入中央和省級國庫。按貓眼專業版的統計,去年全國分賬總票房(不含售票平臺的服務費)594.52億元,5%的專項資金即29.73億元。

  據悉,往年的專項資金主要用來補貼國産影片以及影院。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電影行業(特別是電影院和製作方)而言,現金流是否充盈是支撐産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政府在行業紓困方面首先從爭取免征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入手,並配套其他財稅優惠政策,可以説是對症下藥,是實打實的扶持和紓困。

  此前,地方已有政策涉及電影專項資金補貼。比如,廣東省電影局對受疫情影響影院的專項資金分配方案進行公示,共有1337家影院參與分配,分配資金數額從1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總金額達4888萬元。

  除了電影專項資金,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

  北京市出臺28條舉措助推疫情下的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其中對受疫情影響未能如期上映的京産影片給予一次性宣傳發行補貼,對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的重點項目給予創作製作特殊補貼。還將加大對全市影院放映國産影片補貼力度,擴大資助覆蓋面;重點支援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中小型影院。

  上海、浙江等地從加強財政支援力度、加大信貸投放、降低企業房租成本、加大用工政策保障等多方面採取措施,促進和推動電影行業在疫情前後的創作和復工復産力度。

  影視類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報告顯示,一季度放映電影一片空白之下,以電影發行和放映為主營的上市公司,成為“重災區”。

  萬達電影公司一季報顯示,其營業總收入同比去年下降70.12%。華誼兄弟一季度的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61.38%。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的數據,全國電影院暫停營業,製片和宣發基本停滯的情況下,全年票房損失估計將超過300億元。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