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晚一秒 悔一天” “真香”的消費券 你搶到了嗎

2020-04-28 13:5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發放財政補貼或消費券,可以成為提振消費的有效措施和促進生産的放大器。疫情中,消費券及財政補貼如何更加精準發力、更好地賦能低收入群體值得研究。

  “五一”小長假就要來了,一大波文旅消費券也隨著消費券熱潮而來。4月27日,南昌發放1000萬元文旅消費券;4月29日晚,寧波也將迎來首輪文旅消費券,為“五一”出遊消費“加碼”。

  自3月2日濟南宣佈發放2000萬元消費券以來,各地紛紛下起了“紅包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2日,約有25個省(區、市)發放了消費券。其中13個省市發放消費券總額過億元,浙江省以46.47億元位居第一,湖北省以23.68億元、廣東省以9.76億元位居第二、第三。

  各個地區“紅包雨”下不停背後,消費券如何發揮“乘數效應”?消費者和商家的獲得感又怎樣?

  “真香”了: “晚一秒 悔一天”

  各個地方消費券的折扣力度存在一定差異,消費者的獲得感也大不相同。據記者觀察,單張消費券的折扣力度在10%-50%之間,其中,廣東佛山三水消費券為滿140減70元,廣西消費券的優惠力度也在4月從10%上漲到最高25%。

  4月3日,浙江紹興發佈首輪消費券共計3000萬元,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購物券和餐飲券,分別為20萬份和8萬份,購物券有滿60元減20元和滿90元減30元兩種,餐飲券有滿90元減30元和滿210元減70元兩種,並且,還向低收入群體每人發放500元“愛心紅包”。

  “滿血復活,又可以買買買了”。來自紹興的蔡坤(化名)和家人領到了紹興第一批消費券。隨後,蔡坤去超市消費了兩單,精準地使用了2張購物券。其中,一單是66.43元,滿減後46.33元;一單為95.33元,加上紅包抵扣,滿減後只用了55.23元,主要買了一些豬肉、雞肉、牛肉、黃魚、蔬菜、大米等食物以及一些日用品。

  消費券雖不能直接用於儲蓄,但可以通過充值“延長”使用壽命。4月9日,蔡坤到一鳴真鮮奶吧使用210-70元的購物消費券進行充值,加上店舖贈送的10元,花140元充了220元的卡。“優惠力度這麼大,特意辦了卡。”

  4月10日,紹興發放第二輪消費券共計64.5萬份,3分40秒被搶光。蔡坤發現,雖然紹興增加了投放數量,消費券還是很快被搶完了,他和家人仍舊搶到了。“搶到就是真香!”

  “我們家一共領了20張消費券,共計690元,目前,已用掉了9張消費券,共計270元。”蔡坤表示,消費券的使用週期為一週,其中,第一輪的旅遊券和健身券還沒用就失效了。然而,第二輪根本搶不到旅遊和健身的了。

  多輪消費券的衝擊之下,蔡坤家的消費能力變得“疲軟”。4月17日,蔡坤又搶到了300元消費券,其中包括餐飲券1張、購物券2張、旅行券2張……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已經買了很多生活用品了,好像第三輪吃不消了。”

  4月3日,浙江衢州開始發放消費券,其中,有餐飲住宿券滿100元減40元,以及購物券滿100元減10元。當天,5萬份消費券,90秒一搶而空。

  “我只想説消費券真香,剛開始覺得是騙我們花錢,讓商家得利,事實證明,每天定鬧鐘搶券都來不及。”來自衢州的蔣依依(化名)表示,消費券很實用,她都用來吃飯、買衣服、充值等,她的朋友和同事每天都會搶消費券。“老是搶不到,晚一秒,悔一天!”

  消費券一放出來就秒光的情形並不鮮見。4月23日,在世界讀書日當天,鄭州發放1000萬元圖書券,線上200萬元圖書券3秒就被搶空了。

  與此同時,也有人質疑消費券的作用。一是個別地區消費券的使用門檻太高,一般的消費者很難達到;二是部分消費券的折扣力度太小,對消費者缺乏吸引力;三是消費券獲取難度大,消費者需要下載專門的App、蹲點搶,還不一定搶得到;四是在消費券的“誘導”下,易衝動消費。

  “兩重天”:小高潮與平平淡淡

  當前,各地發放的消費券主要是餐飲、購物、住宿、健身以及文旅消費券。消費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大型商圈、商超和連鎖餐飲。在不同地區的不同店舖,消費券發揮的作用差異較大。

  “消費券對於業績增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位於紹興的一鳴真鮮奶吧(城南店)工作人員曾女士表示,紹興發券以後,一天大概有100多人到店用券,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來充值的。相比發券前,一天營收能多出1000-200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一定的漲幅。

  “消費券對我的店舖來説,沒什麼效果。”李逸(化名)是衢州一家餐飲店的老闆,這段時間,門店的生意不太好。他觀察到,很多人都用消費券買蔬菜和水果了,包括他自己。作為餐飲人,他每天都去菜市場買菜,消費券對店舖的引流作用甚微,但優惠力度挺大,對降低成本有些微作用。然而,他連續兩天守在手機前,也沒搶到。“太難了!”

  4月19日,武漢開始發放消費券。27日,武漢迎來發券後的首個週末。據央視網報道,這也給武漢帶來了一個消費的小高峰,在武商世貿廣場,商場各類商品的銷量有了大幅提升。

  然而,位於武漢三角路村的Today便利店店員告訴記者,到店用券的人每天有10-20人,少的時候不到10人,消費券對於提高店舖客流量有一點作用,但作用不大。

  另外,商家也會根據消費券的滿減額度調整店內的促銷和優惠方式。據曾女士介紹,店舖部分商品進行了降價,降價後仍可疊加使用消費券,部分商品可以實現5.5折;消費者用券充值後,店舖會再贈送10元。曾女士表示,“消費券的力度對我們這樣的店舖來説已經很可以了。”

  乘數效應高達17倍 還需賦能低收入群體

  從總體上看,消費券對各地消費有明顯的拉動作用。支付寶數據顯示,全國通過支付寶發放的消費券已經拉動消費過百億元,餐飲、快消零售、旅行住宿成為消費券拉動最為明顯的三大行業。其中,目前乘數效應在10倍以上的地區增加至5個以上。

  各地紛紛發佈消費券拉動經濟的“成績單”。杭州市商務委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4月26日16時,杭州消費者兌付政府補貼3.75億元,帶動杭州消費41.01億元,乘數效應約達11倍;據烏魯木齊政府網消息,截至4月24日,烏魯木齊共計核銷消費券330.04萬元,7天産生銷售額5498.47萬元,拉動比值接近1:17。

  “消費券的力度雖然很大,但存在一定局限性。”李逸觀察到,很多中老年人沒有智慧手機,也不知道如何去搶消費券,更不知道如何使用。他希望,“消費券能更多地照顧老年人,特別是農村地區,不要設置過多門檻。”

  4月21日,在《疫情下中國家庭財富變動趨勢—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2020Q1)》發佈會上,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CHFS)主任甘犁表示,CHFS數據顯示,15%的農村沒有寬頻,全國還有3000萬人無法連接網際網路。並且,家庭消費正在向線上傾斜,要鼓勵數字化轉型,加速發展數字經濟。要重視縮小“數字鴻溝”,建設包容性的數字經濟體系,讓全體居民都能享受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

  甘犁指出,低收入群體和自由職業者在疫情中受到很大衝擊,發放財政補貼或消費券,可以成為提振消費的有效措施和促進生産的放大器。數字消費券可以用技術限定消費期限,到期不消費則收回,確保消費券用於消費,而非用於儲蓄。並且,賦能特定的行業,例如餐飲、旅遊,以支援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

  可以看到,紹興、鄭州、武漢等地方除了發放普通的消費券,也針對低收入群體發放了特殊的無門檻的愛心消費券或特殊消費券,既促消費,又通過消費券保民生。

  “提振消費,既需要及時採取短期的刺激措施,同時還要配以長期的改革措施。”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振華表示,要提振消費,要處理好短期消費和長期消費的平衡,短期通過增加補貼和發放消費券,拉動消費需求,穩定就業;通過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來支撐長期消費。

  “不僅要解當時之急,還要增加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後勁兒。”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指出,要從考慮眼下一直延續到中長期,考慮進行有效的投融資建設,比如,政府加入後可以啟動大型公共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推進新基建發展。“這可以支撐我們的消費有長期調動的潛力。” (見習記者 趙麗梅)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