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家兩部門出臺2020年産業扶貧工作指導意見

2020-02-25 09:02: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24日電 (張桂貴)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和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産業扶貧工作的意見》,通過十項具體工作要求指導全年的産業扶貧工作。該意見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産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的關鍵措施,高品質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必須要發揮好産業扶貧的普惠性、根本性作用。該意見強調,各地各相關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圍繞保脫貧、強産業、補短板、防風險、促鞏固,聚焦未摘帽縣和重點貧困村,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突出主體培育、産銷對接、科技服務、人才培養等關鍵環節,加強統籌協調,加大傾斜支援,強化措施落實,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切實做好産業扶貧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有力支撐。

  該意見提出的十項工作內容包括:

  全力應對疫情對産業扶貧影響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圍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統籌安排産業扶貧相關工作。深入分析疫情對貧困地區産業發展影響,制定滯銷賣難農産品應急銷售方案,把貧困地區農産品作為疫情防控期間“菜籃子”産品有效供給的重要來源,推動産區和銷區構建“點對點”的對接關係,協調優化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抓好因疫情造成的部分貧困地區農産品“賣難”問題。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加強農資調配和市場供應。多途徑協調解決帶貧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用工難問題,支援帶貧企業儘早復工復産,穩妥有序推進貧困群眾返崗就業。

  集中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産業扶貧政策傾斜力度,新增産業扶貧資金項目重點用於深度貧困地區,集中資源全力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扶貧産業加快發展。召開“三區三州”産業扶貧工作推進會,研究部署“三區三州”産業扶貧工作。加大對52個未摘帽縣和1113個重點貧困村的指導和支援,跟蹤政策措施落實、扶貧産業覆蓋、新型主體帶動、服務體系建設等情況,及時研究解決産業發展難題。

  提升貧困地區特色産業發展水準

  有機肥替代、節水技術示範、輪作休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等産業發展項目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強扶貧産業基地建設,深入推進貧困村“一村一品”發展。支援有條件的貧困縣創建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扶貧産業園,農業産業強鎮項目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援力度,引導農産品加工産能向貧困縣縣城、重點鄉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集中集聚。美麗休閒鄉村推介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大對貧困地區休閒農業精品景點路線的宣傳推介。

  加強貧困地區農産品産銷對接

  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向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優先支援未摘帽縣,相關建設項目優先納入脫貧攻堅項目庫。支援貧困地區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地理標誌農産品認證登記,減免相關費用,實行優先受理、優先現場檢查、優先檢測、優先審核、優先頒證政策。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積極開展貧困地區農産品産銷對接活動,鼓勵在全國性和省級組織的各類大型展銷洽談會設立扶貧專區,減免相關費用。強化貧困地區特色農産品資訊監測、預警和發佈,推動電商平臺開展扶貧專賣。加強對貧困地區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産品品牌建設指導,優先支援納入農業品牌目錄。

  增強新型經營主體帶貧能力

  繼續組織龍頭企業到貧困地區開展項目對接、合作洽談,推動龍頭企業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落實好大型養殖企業與貧困地區簽訂的生豬發展合作協議,促進貧困地區恢復生豬生産。支援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社開展示範創建,加大合作社人才培養力度,增強帶動能力。完善政策扶持與帶貧效果掛鉤機制,在項目安排、資金扶持、示範評定、用地用電等方面加大對帶貧能力強的新型經營主體的支援力度。大力推廣訂單生産、土地流轉、就業務工、生産託管、股份合作、資産租賃等帶貧模式,推動貧困戶與帶貧主體建立穩定利益聯結關係,糾正“一發了之”“一股了之”等問題。紮實推進貧困地區經濟薄弱村發展提升計劃實施,為貧困戶脫貧增收提供多重保障。

  強化産業扶貧科技和人才支撐

  健全貧困地區産業技術專家組,在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探索建立産業技術顧問制度,健全科技幫扶工作長效機制。全面實施貧困地區農技推廣特聘計劃,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隊伍作用,實現貧困村農技服務全覆蓋。依託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組織崗位科學家、綜合試驗站站長圍繞貧困地區特色産業發展需求開展技術攻關。加強産業發展指導員隊伍建設,督促産業指導員履行好貧困戶産業發展指導責任。加大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實訓基地建設和培育力度,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範培訓班全部面向貧困地區實施,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高素質農民培訓經費投入。建立分級分類培訓制度,重點培訓貧困村“兩委”幹部、産業帶頭人和專業技術人員。支援有條件的貧困縣創建農村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強化對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的培訓和政策扶持。

  切實防範産業扶貧風險

  各地要加強産業扶貧風險監測,以貧困縣為單位建立帶貧主體目錄,將參與産業扶貧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主體作為風險評估的主要對象,系統評估生産經營、帶貧能力等方面主要風險。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強化決策諮詢、項目管理、産品銷售、技術支撐、保險保障等風險防範措施。落實風險防範責任,加強業務培訓,增強幹部群眾産業扶貧風險意識和防範能力。當前,要注重防範春茶、蔬菜等産業因疫情影響導致的企業用工和市場流通風險。

  鞏固提升産業扶貧成果

  梳理評估産業扶貧政策措施實施情況,保持産業幫扶政策措施穩定。開展産業扶貧規劃評估,指導貧困縣制定優勢特色産業發展規劃,突出産業聯貧帶貧。加強産業扶貧工作調度,指導貧困地區強化産業扶貧基礎性工作,培育能夠持續發揮效益的主導産業。系統總結宣傳産業扶貧工作成效,開展鞏固産業扶貧成果現場觀摩,遴選一批産業脫貧和産業幫扶典型,運用好微博、公眾號、短視頻等新媒介,講好産業扶貧故事。

  加大産業扶貧財政投入和金融保險支援

  繼續將貧困因素納入資金分配權重,農業生産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和資金加大向貧困地區傾斜力度。加大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整合資金、東西協作資金等支援産業扶貧力度,優先用於保障貧困人口直接受益的産業發展資金需求,由貧困縣因地制宜確定支援的重點産業項目和重點環節。鼓勵加大對帶貧成效突出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創業致富帶頭人的信貸支援力度,對貧困地區受疫情影響大的帶貧新型經營主體,優先發放信貸資金。支援全國農擔體系切實降低對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擔保費率,助力貧困地區發展壯大農業産業。及時發放扶貧小額信貸,適當延長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貧困戶的還款期限。加快發展特色農産品保險,推動優勢特色農産品保險獎補試點擴大品種覆蓋面和加大保障力度。

  加強産業扶貧工作組織領導

  各地要充分認識産業扶貧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中的特殊重要性,把産業扶貧擺在脫貧攻堅的突出位置,切實加強産業扶貧工作組織領導。完善産業扶貧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間協作配合,強化收官之年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確保取得實效。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發現問題整改,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確保整改到位。強化産業扶貧領域腐敗與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