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各企業醫用物資生産“百米衝刺”

2020-02-12 09:0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各企業醫用物資生産“百米衝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消毒液等醫療用品是醫護人員在一線抗“疫”的重要保障,也是當前疫情防控的緊缺物資。連日來,全國各製造企業迅速復産、轉産、加班加點投入緊缺物資生産,與此同時,人工智慧、3D列印等新技術也在生産中得到積極應用,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

  湖南雲箭:

  3D列印護目鏡量産

  2月7日,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生産的首批FDM-1型醫用護目鏡,通過長沙市市場監管局備案準入。這是一批運用3D列印技術研發製造的産品,僅用一週就實現從零研製到定型生産。2月10日,第一批500套産品馳援抗“疫”一線。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高峰期逐步到來,各地疫情定點醫院醫用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物資緊缺。面對嚴峻形勢,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直屬的國家重點保軍科研生産型企業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主動請戰,利用自身既有3D列印技術儲備,緊急研製生産醫用護目鏡,支援疫情前線。

  同時間賽跑,向“病毒”宣戰。1月31日晚11時,具體負責項目落地的增材製造事業部組建起勇士攻關隊,楊凱、劉萌、余裏成3名“勇士”放棄休假,進入“不眠不休”研發設計狀態。

  2月1日晚9時,第一件3D列印醫用護目鏡樣品製作完成。為了確保研發生産的産品滿足國家對醫療器械的相關要求,他們一邊學習消化國家標準,一邊優化設計反覆驗證,“光是兩側穿戴孔位置以及優化面部曲線,就改進了十幾次”。增材製造事業部總經理楊凱説,經過調整護目鏡鏡片大小與安裝高度、調節鬆緊帶彈力、實現護目鏡與口罩的配合等一系列調試,近7天時間,湖南雲箭完成産品定型設計,並同步推進其他相關工作。

  “3D列印具有快速應急生産的優勢,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時期,可實現無人化製造,還能共用數據模型,實現網路協同生産。”楊凱介紹,公司50余臺3D列印設備正24小時不間斷工作,日産護目鏡超過300個,若協同調動3000台網路列印資源,日産能破萬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雷 劉麟)

  鴻都智慧:

  開足馬力急産醫用包裝材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劉成、通訊員李永強)連日來,位於山東省平度市的連成金展包裝公司子公司、一家2019年底竣工投産的企業鴻都智慧包裝公司,憑藉領先的技術裝備優勢,正開足馬力生産防疫專用醫用包裝材料。

  “為避免疫情傳播,同時考慮原材料緊張等,目前我們只接受防疫物資包裝訂單。正月初六以來不到10天時間,已經累計生産醫用口罩、護目鏡、手套、消毒劑等包裝盒120多萬個。”公司總經理趙建國介紹説,為趕制訂單,公司在平度市相關部門支援下,積極克服原材料緊缺和交通受阻等不利影響。近期企業生産的120多萬個包裝盒被緊急運送到相關醫藥産品生産企業,支援全國疫情防控工作。

  由於在應對疫情面前業績突出,公司近日被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列入防控疫情重點物資生産企業名錄,近期已有多家銀行主動打來電話提供信貸支援。

  普理司科技:

  柔性AI自動口罩機下線

  硬核科技支援全國“戰疫”!面對市場口罩荒,廣州高新區的廣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爭分奪秒,加快科技攻關和技改,僅用3天就將3C産品品質檢測機改造為柔性AI視覺全自動口罩機。

  據悉,這是全國首款利用AI人工智慧(電腦視覺)進行鑒別和操控的視覺數字全自動口罩機,單機産量可達每分鐘120片,日産口罩超15萬片。相比傳統口罩機,這款機器生産更集約、更穩定,佔地面積更小,可滿足長時間運作需求,將實現更大的口罩生産能力。

  “得益於該區雄厚的工業製造基礎和強大的科研水準,從2月6日啟動技術攻關項目到2月8日完成,僅用時3天,2月9日實現試産,2月10日開始量産,充分體現了廣州高新區速度。”普理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林小博説。

  據悉,普理司科技是一家成立於2012年的人工智慧企業,主打産品是機器人視覺檢測設備,業務包括軟體研發、産品設計與製造、行銷與售後服務,2019年被認定為瞪羚企業。

  林小博是廣州高新區創業創新領軍人才和優秀人才專家,他介紹説,這款“眾智”口罩機是全國首發柔性AI視覺口罩機,可大大提高口罩的生産效率,實現120片/分鐘,24小時不間斷生産,日産超15萬片。

  “做成這件事情不容易,整個過程得到廣州高新區主要領導和工信局等職能部門全力支援和上下游産業鏈通力協作。”林小博表示,廣州高新區各家企業一呼百應、互相支援,有零件的出零件,有原材料出原材料。“2月8日淩晨4點多還有企業來給我送零配件,真的是眾志成城。”

  據介紹,普理司該款型號的全自動口罩機的滿産月産量可達50台,投入使用後將大大緩解疫情期間口罩緊缺的情況。該款全自動口罩機的另一大特點是採用模組化柔性設計,能避免未來因口罩需求量劇烈變化導致的産能浪費。

  據介紹,由於該設備原本是利用視覺檢測機器改造而成,當口罩的需求量減少時,又可以改裝回原來的視覺檢測設備,目前不少工業領域,如印刷行業、3C行業、手機行業、RFID物聯網領域、太陽能電板行業、不織布行業及柔性印刷電路板等行業,甚至生物制藥、新材料等領域都能得到應用。

  林小博表示,在疫情過去以後,這型設備可以做涂布機,也可以應用在許多3C類電子消費産品的生産線上,如各種卷材外殼、柔性顯示螢幕、柔性電路板等的品質檢測。由於不需要重新建造,改造成本也相對較低,能讓企業的生産更加靈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龐彩霞 通訊員 張成)

  洗得寶:

  20天産消毒品400余噸

  “作為一家本土消毒製品生産企業,在防控疫情的非常時期,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産,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和全國人民一道與生命賽跑,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近日,北京洗得寶消毒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會軍在生産車間接受採訪時説。

  位於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的北京洗得寶消毒製品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從1月20日以來,機械設備從未停歇,全體工人從未休假。截至2月8日,公司已生産免洗手消毒凝膠、抗抑菌洗手液、過氧乙酸等消毒製品400余噸。

  疫情就是命令,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個人防護與消毒製品在市場上非常急需。在公司工作20年的崔滿春,是平谷區南獨樂河鎮人。“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加班加點,由原來每天工作8小時到現在每天14小時,大年三十也沒停工,真的很累。但是大家誰也沒有怨言,能為疫情防控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我們很自豪。”崔滿春説。

  洗得寶公司現有員工40余人,是專業生産消毒劑、醫療器械、消毒監測器材的高新技術企業,産品供應全國28個省份的醫療機構。公司2009年被國家工信部授予消殺藥品重點調度單位,2016年被市經信委授予北京市應急企業單位,是中國衛生監督協會消毒與感染控制專業委員單位。公司曾在防禦SARS疫情、汶川地震災後防疫、防禦甲型H1N1流感等事件中,出色完成了生産調度任務。

  為了滿足當前日益增加的防控需求,在國家工信部幫助下,洗得寶公司最新引進一套生産設備,現在正進行安裝調試,預計每日可增加6噸消毒産品生産。

  “儘管我們面臨著長期加班、原材料上漲、産品包裝不足等困難,但是我們身為防控物資生産戰線的一員,必須全力以赴生産出更多優質的消毒産品。”陳會軍説。

  為支援企業在疫情嚴峻形勢下擴大産能,2月8日,平谷區委區政府新推出金融服務包政策。平谷區財政局(金融辦)積極協調中國農業銀行平谷支行對接融資。中國農業銀行平谷支行黨委積極響應,員工放棄假期組建專業團隊,開通綠色審查審批通道,為企業提供了200萬元低息小微企業防控物資生産應急貸款,以實際行動落實“金融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佳霖 通訊員 馬程遠)

  石家莊四藥:

  全力保障藥品供應

  連日來,在河北省石家莊高新區的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的消毒劑生産線上,工人們正在緊張忙碌著。

  “我和愛人是四藥的雙職工,制藥救人,多生産一點,大家就多一分健康的保證,就多一分戰勝疫病的信心,年輕人多付出點沒什麼。”韓慧娟是消毒劑車間的包裝班長,還是個準媽媽。1月25日企業復産開工以來,她挺著6個月的身孕,每天都堅守崗位,與其他同事一道加班生産。

  “1月25日,我們接到通知後,馬上重新開啟生産線。”石家莊四藥董事長蘇學軍介紹,企業的消毒劑産品主要是複合季銨鹽類,用於醫療機構、制藥食品等企業以及家庭的日常消殺防護。

  同時,石家莊四藥生産的鹽酸阿比多爾膠囊、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阿奇黴素、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碳酸氫鈉注射液、滅菌注射用水等産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被12個省份列入藥品儲備目錄。其中,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是石家莊四藥新近開發的一種廣譜抗菌奎諾酮類藥物,主要用於醫院呼吸科臨床急救。

  “關鍵時刻,救人要緊。”石家莊四藥集團董事局主席曲繼廣要求企業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支援武漢,並擠出一部分産品優先捐贈給救治醫院使用。1月27日下午,包括捐贈的價值200萬元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在內的13萬瓶應急藥品馳援武漢。鹽酸阿比多爾為廣譜抗病毒藥物,能抑制病毒和宿主細胞膜融合。1月31日,33.6萬粒阿比多爾膠囊再次運往武漢,馳援疫情防控一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石家莊四藥防控産品消毒劑及抗病毒、抗菌藥品生産線已全部開啟,2300名員工日夜奮戰在防控藥品的生産一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發明 通訊員 馬彥銘)

  上汽大通:

  負壓救護車馳援一線

  自1月25日收到工業和資訊化部正式下達的負壓救護車生産任務以來,上汽大通奮戰10晝夜,終於在2月5日武漢雷神山醫院建成當天,日夜兼程將30輛負壓救護車運送到武漢救護現場,正式“入列”抗疫救護一線。

  上汽大通接到負壓救護車的生産任務後,當天就啟動了生産計劃編排、關鍵設備物料拉動和員工召回等各項具體工作,積極迎接艱巨的生産任務。為完成任務,上汽大通將負壓救護車原本1個月的生産週期壓縮至10天。為此,上汽大通積極聯繫員工、客戶和物料供應商,逐一解決員工個人防護、供應商休假停産及公共交通管制等難點問題,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賽跑,確保首批負壓救護車準時交付。

  作為中國汽車産業的龍頭,上汽集團一直在實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大力推進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汽集團攜下屬企業捐贈了2200萬元現金和醫療物資,其中包括20輛負壓救護車也將於近日陸續交付上海市衛健委,急供防疫醫療救護專用。

  負壓救護車是本次應對疫情的重點需求物資之一,主要用於運送傳染性病人群體,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實現“負壓隔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醫患人員的交叉感染,以及病毒對外部環境的污染,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與普通救護車相比,負壓救護車多了一個專用隔離艙。該隔離艙主要適用於有毒氣體環境下和疑似或確定為呼吸道傳染病員的隔離運送。隔離艙採用正負壓原理。正壓原理可有效防止外部有毒氣體進入艙體,負壓原理可防止艙內污染空氣外泄。高效過濾罐使外部有毒氣體或內部污染氣體進行高效過濾,確保過濾後的氣體清潔。風機使用鋰電池供電,可連續使用5小時。此次上汽大通優先供給重點地區的負壓救護車都配備了專用隔離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沈則瑾 李治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