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 已有9163萬人工薪所得無需繳納個稅

2019-04-24 10:59: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3日訊(記者 董碧娟)23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最新減稅降費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介紹,一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主要包括以下3類:一是2019年新出臺政策減稅722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576億元,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政策新增減稅146億元。二是2018年年中出臺減稅政策在2019年的翹尾新增減稅2652億元,其中個人所得稅第一步改革去年10月1日實施,在今年一季度翹尾減稅1540億元;增值稅17%和11%兩檔稅率各降1個百分點,是去年5月1日實施,在今年一季度翹尾減稅976億元。三是2018年到期後2019年延續實施政策新增減稅37億元,其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優惠政策減稅26億元;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房産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減稅2.6億元。

  “新一輪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自今年4月1日起實施,減稅數據要到5月份申報期結束後才能核算出來。”蔡自力表示。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了一系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措施,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地方“六稅兩費”,覆蓋了小微企業大部分主要稅種。據了解,一季度,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576億元,其中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新增減稅149億元,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和加大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新增減稅287億元,地方“六稅兩費”減徵政策新增減稅140億元。

  “從首季情況看,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呈現出普惠效果好、減免幅度大、民營經濟是受益主體等特點。”蔡自力舉例説,比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從3萬元提高到10萬元後,新享受政策的納稅人戶均減免增值稅超過4500元,遠大於3萬元起徵點時的1200余元;小型微利企業標準放寬和加大優惠力度後,小型微利企業戶均減免所得稅達13521元;享受“六稅兩費”減徵政策的納稅人戶均新增減稅1007元。

  “減稅降費,就是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市場活力的‘乘法’。”蔡自力介紹,稅收監測數據顯示,全國重點稅源企業信心指數止落回升,從2018年四季度的121.16上揚至2019年一季度的125.23,回升了4個點,顯示企業投資意願增強,預示二季度企業生産經營將呈向好態勢。

  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改革進展如何?蔡自力在回答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一季度,個稅改革累計減稅1686億元,每人平均減稅855元。其中,第一步改革翹尾減稅1540億元;第二步改革即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實施3個月,新增減稅146億元,惠及4887萬納稅人,共有2000多萬納稅人因享受專扣政策而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因素疊加,累計已有9163萬人的工薪所得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同時,專項附加扣除減稅政策的指向性、規律性開始顯現。”蔡自力介紹,以年齡區間為例,36歲至50歲的人群是政策享受主力,佔比達5成,絕大多數集中在贍養老人、住房和孩子教育,每人平均月新增減稅348元,是獲益最大的群體。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