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中研院"發現"果凍細胞"有助病毒檢測及免疫治療

2019-04-03 15: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研究院”發現“果凍細胞”助病毒檢測、免疫治療。(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台灣網4月3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胡哲銘助研員與研究團隊發現,在細胞中注入狀似果凍的水凝膠(PEG)後變成“果凍細胞”,可以在細胞死亡時保存細胞膜上蛋白質、醣類等生物活性,有助於幹細胞研究、免疫治療以及病毒檢測技術研發。

  據報道,研究團隊指出,細胞膜的界面複雜且脆弱,當細胞死亡後,細胞骨架網路的分解會破壞細胞質與細胞膜中的支撐,進而導致膜破裂和崩解,過往許多研究若要保留細胞物質活性得經過繁瑣的步驟,而且也不能完整保存。此研究突破了細胞骨架網路會被分解與破壞的先天限制。

  胡哲銘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技術,透過水凝膠化細胞來保持細胞膜的流動性與細胞膜界面活性,借此保存細胞膜的生物特性長達30天以上,活性不減且具高度穩定性。胡哲銘表示,因水凝膠細胞質地類似果凍,也可稱為“果凍細胞”,不僅能保持細胞膜脂類的排列順序和細胞膜蛋白質移動性,也能維持細胞表面受體與病毒抗原之交互作用。實驗以抗原呈現細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為研究標的,研究團隊將水凝膠注入抗原呈現細胞,再與T淋巴細胞結合。實驗結果顯示,成為果凍細胞的抗原呈現細胞,能有效促進T淋巴細胞的增生,有助免疫治療和病毒檢測的研發。

  研究團隊指出,果凍細胞的生産過程相對簡易,團隊先將活細胞冷凍並解凍,使細胞表面暫時産生細小穿孔,之後將活細胞浸泡于水凝膠製劑中,讓片段水膠可以滲入細胞,接著照射UV燈,進行光活化之化學反應,使其片段合成水凝膠聚合物,取代自然的細胞骨架網路,維持原本細胞外型。細胞內注入水凝膠是突破性的新技術,通用於生物膜研究和生物醫學上構建人工細胞的細胞固定方法,將來可望應用於各種細胞膜所産生之交互作用引發的生物功能調控。(台灣網 王怡然)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