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敞開全方位對外開放大門

2019-03-26 13:4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龐無忌)2019年博鰲亞洲論壇即將召開,距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的演講已過去近一年時間。“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正如習近平此前所承諾的那樣,這一年裏,中國敞開了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大門。

  去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宣佈了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等在內的對外開放四項重大舉措。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指出,這一演講開啟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局面。此後,中國對外開放的平臺不斷增多,如:上海自貿試驗區新增片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大幅壓縮,金融、汽車等行業擴大開放;基礎性的法制保障得以確立,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外商投資基礎性法律《外商投資法》通過。中國正在以罕見的速度推開一扇扇開放之門。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楊長湧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這一年來,中國在許多對外開放的重大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外矚目。

  從市場準入來看,去年以來,中國在擴大外資準入方面大踏步前進。相比2017年版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的禁止和限制類項目大幅減少。重要領域實現大幅開放,如:對汽車製造領域,取消了新能源車和專用車的外資股比限制;金融領域,央行去年提出擴大金融開放的11條措施,並且陸續落實;高技術行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開放也邁出了堅實步伐。

  在外貿方面,以擴大進口為戰略方向,去年國務院大幅降低了多種商品的進口關稅,包括汽車零部件、抗癌藥以及多種日用品等,關稅總水準已經從上一年的9.8%降至7.5%。

  今年全國兩會上通過的《外商投資法》更是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外商投資準入、促進、保護、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規則,讓對外商投資的管理走上了更法治化的軌道。

  在特殊經濟區域的開放方面,官方宣佈提速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同意未來三年在北京市繼續開展和全面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外商投資法》中明確規定,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技術。開放的政策在各個領域落地。

  除了全方位的開放,這一年來,中國新一輪的對外開放還是更高水準的開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指出,去年年末,中央明確提出要推動中國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這具有里程碑意義。《外商投資法》從法制上確立了中國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這些內容與國際接軌,又從法律上實現了中國制度性和規則性的開放。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指出,下一步,中國的對外開放將更加互利共贏,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將繼續縮減,外資將能夠進入更大市場空間、更多産業領域,享有充分的國民待遇。中國還將加快修改完善國內法律法規,以法定、規範的方式將對外開放舉措固定下來,包括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加大對侵權行為的處罰等。中國的開放大門將會越開越大。(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