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亟須提升科技軟實力
研習科技創新重要論述
陳凱華
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是我國科技事業較長時期內的核心發展目標。2016年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深謀遠慮、高瞻遠矚地正式吹響“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號角,明確提出,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科技軟實力是與可支配性科技硬實力(如科技人員、科技經費、科技條件等)相對的一個概念,是以科技體制、科技管理、科研文化、科研生態等為重要支撐,以科技創新活力、科技創新效率和品質為基本呈現,體現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競爭力的關鍵能力。
研究借鑒當今公認的世界科技強國的發展經驗,科技軟實力缺乏國際競爭力是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軟肋:科技體制改革仍需深化,科技管理能力仍需提升,科研文化底蘊尚需厚植,科研生態環境仍需凈化,應著力提升。
一、從科技大國到科技強國我國需要全面提升科技軟實力
從科技投入和産出數量看,我國已是科技大國。
不過,在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如何發揮現有科技投入的規模優勢,産出更多具有世界競爭力的重大成果,是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亟須解決的難題。
高品質的科技供給需要提升科技軟實力。科技軟實力決定了科技硬實力的效用和價值創造,是影響我國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關鍵因素。如何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徹底改變目前我國科技活動數量導向發展模式,改善科技供給品質和效率,不但要保障科技創新要素的持續投入,夯實科技硬實力,更要重視影響科技創新發生、發展和供給品質的關鍵因素,提升科技軟實力。
同時,我國要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培養世界一流的人才、發揮人才的積極作用,都離不開科技軟實力的提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領銜出版的《全球人才競爭力報告2018》顯示,我國人才競爭力總體全球排名第43,吸引力模組更是缺乏競爭力,全球排名第73,遠不能滿足我國世界科技強國建設需要。在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從系統角度肯定了制度創新為主的科技軟實力關鍵作用。
二、全面提升我國科技軟實力 為世界科技強國建設保駕護航
國際經驗表明,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科技軟實力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要條件。世界科技強國需要充滿活力的科技體制,行之有效的科技治理,積極上進的科研文化,健康良好的科研生態,並充分發揮科學共同體的自治能力。
在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決心不能動搖、勇氣不能減弱。科技體制改革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闖難關,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新時代下,應圍繞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科技軟實力的提升。
1.推進國家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世界科技強國建設背景下,推進國家科技治理和治理現代化更應領先一步。一是建立部門間以及中央和地方間統籌協調的國家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實現同步協同管理。二是強化科技智庫的第三方支援能力,建立科學家深度參與的“專業化”決策支撐體系。三是加快促進政府科技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資訊技術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建立智慧輔助化的決策機制,提高科技決策的效率和品質。
2.健全品質和價值導向的國家科技評價制度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科技研究提出要求,指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要改革科技評價制度,建立以科技創新品質、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正確評價科技創新成果的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
為適應新要求,建議系統研究“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簡稱“四唯”)的制度和文化原因,系統思考影響機制和治理辦法,系統推進“四唯”與學科評估和項目評價等聯合治理,在學術共同體中強化品質和價值導向的科技評價規範。
3.營造價值觀驅動的自主科技創新文化環境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一百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科技創新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引導和激勵,更需要植根于底層國民價值觀的自發動力驅動。挖掘和發揮我國創新的民族稟賦,營造價值觀驅動的自主科技創新文化環境,需要多措並舉。建議加強推進我國教育改革,強化創新精神培養;牢固樹立崇尚科學、開拓創新的價值觀,加強自主科技創新文化價值觀的宣傳。
4.構建宏—中—微觀多層科技創新激勵制度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
建議從宏觀要素引導與統籌、中觀經費配置與管理、微觀人才培育與激勵,構建一個多層級的制度驅動的系統性激勵體系。宏觀激勵可以引導更多要素流向科技創新領域,提高科技創新投資的水準;中觀激勵可改善科技創新要素的使用,提高産出效率;微觀激勵可調動科學研究人員的積極性,在進一步提升效率的同時改善産出品質。
5.完善共用全球化科技創新資源的機制與法規
在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要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全方位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路。
建議完善科研合作和交流法規機制,制定與規範國際科研合作辦法;積極參與和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完善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的國家科研平臺開放合作機制,深化推進國家科技計劃對外開放,掃清制約國際交流科研合作的經費管理和成果分配中的障礙;完善創新人才引進、培養國際化管理辦法,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機制。
(作者係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