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激發實體經濟活力 減稅降費兩萬億元

2019-03-19 08:3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激發實體經濟活力 減稅降費兩萬億元

  製造業、建築業等成為主要受益對象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大的民生禮包應屬減稅降費。2018年,這個數字是1.3萬億元,相當於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1%;2019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兩萬億元。這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含金量”,給企業負擔“做減法”,給企業發展“做加法”。

  2018年,稅務部門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減稅降費、補短板調結構,對激發實體經濟內生動力發揮積極作用。這其中,增值稅改革和企業所得稅優惠無疑是其中最為精彩的章節。

  作為我國第一大稅種,在經濟增速換擋、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去年5月1日實施的以降稅率、留抵退稅和提高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為主的增值稅三項改革,讓製造業、建築業等實體經濟成為最主要的受益對象。

  據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湯繼強介紹,去年實施的降低增值稅稅率將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實體經濟作為政策發力點,這些行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稅率降低後,相關附加稅也同步下降,可有效增加企業現金流量,增強企業資本積累能力和擴大再生産能力,有利於市場主體之間公平競爭環境的形成。

  江蘇三一集團重機事業部財務負責人陸濤算了一筆賬,“增值稅稅率降低一個點,企業減輕稅負4100萬元。”他説,作為大型工程機械製造企業,三一集團經營業務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備購入、創新研發都需要大量資金,空前的減稅降費力度為企業持續鬆綁,有了更多現金流用於企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

  營改增以來,如何保持不同行業稅負公平、體現中性原則,是增值稅改革的主攻方向。去年推出的留抵退稅政策,一次性退還裝備製造等行業的增值稅進項留抵稅額,旨在緩解企業因投資、生産、經營週期或供銷季節性差異,而長期佔用進項稅額産生的資金壓力。以生産戰略性新材料碳纖維為主的蘭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為例,去年獲得留抵退稅1.44億元,給企業後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提高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允許一般納稅人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不僅享受起徵點優惠,還能簡化財務核算,許多企業從這項“放水養魚”的政策中獲益。甘肅省秦安縣國平商貿經銷部法定代表人萬國平説:“一些客戶不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而我們正因成本上升、訂單銳減苦惱,去年5月‘轉登記’後,一舉拿下3100噸煤炭的訂單,經營局面重新打開了。”

  2018年,增值稅改革三項措施效應明顯。512月降低增值稅稅率實現減稅2780.5億元;其中,製造業減稅規模排在首位,凈減稅1063.9億元,佔減稅總額的38.3%;提高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減稅89.2億元;辦理留抵退稅1148.5億元。

  2018年,國家出臺一系列鼓勵企業投資研發、推動升級發展的所得稅優惠政策,著力增強實體經濟的活力。比如“將固定資産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政策範圍擴大至500萬元以下,引導企業加大設備、器具投資力度”“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整合電路企業優惠標準和範圍”等。

  廣東東陽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紅偉表示,去年公司就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7200多萬元。他説:“處在轉型期的企業,難免會因經濟下行而遇到一些困難。但受益於稅收優惠,資金得以盤活,也為我們開拓市場打下良好的基礎。”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1.3萬億元的活力分佈在全國每一個微小的經濟體中,暗暗蓄力。而稅務部門正在努力壯大這股力量,直至實現我國經濟的提檔升級。

  3月18日,全國兩會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研究的就是“減稅降費”問題。他説,減稅降費是2019年稅收工作的主題,稅務部門將全力做好深化增值稅改革工作,明確徵管操作辦法,制定配套措施,及時升級調試徵管資訊系統,確保4月1日起納稅人順利開票、5月1日起如期申報。同時,抓緊研究制定減稅降費納稅服務工作方案,再統籌和整合推出一批優化服務的措施……

  兩萬億元的“減稅降費”已在路上。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