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民航局:2018年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2.64億人次

2019-03-06 09:31: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近日,民航局發佈《2018年民航機場生産統計公報》(下稱《公報》),全面展示了2018年民航機場運輸生産成績。《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64億人次,較2017年增長10.2%。

  機場數量方面,《公報》顯示,2018年內我國新增甘肅隴南、青海海北、河南信陽等5個運輸機場,陜西安康機場和廣西梧州西江(原梧州長洲島)機場停航,民用航空(頒證)機場數量達到235個(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

  總體來看,2018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64億人次,較2017年增長10.2%。其中,國內航線完成11.38億人次,國際航線完成1.26億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1674.0萬噸,飛機起降1108.8萬架次。

  《公報》對各機場的發展數據進行了統計: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達到37個。年旅客吞吐量200萬~1000萬人次機場有29個,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以下的機場有169個。其中,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居國內各機場首位,緊隨其後分別為上海浦東、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昆明長水、西安咸陽、上海虹橋、重慶江北、杭州蕭山等機場。

  《公報》對2018年四大機場群完成旅客吞吐量進行了統計:京津冀機場群為1.51億人次,長三角機場群為2.28億人次,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珠三角九市為1.322億人次,成渝機場群為1.02億人次。協同聯動、錯位發展提升了各機場群的整體競爭力,有助於加快打造世界級機場群的步伐。

  從各省機場旅客吞吐量及增速來看,江西增幅達22.5個百分點,增速最快;江西、安徽、河北等22個省(區、市)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0.2%)。從貨郵吞吐量來看,各機場年貨郵吞吐量1萬噸以上的機場有53個;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貨郵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貨郵吞吐量的48.8%;河北、江西、湖北等10個省(區、市)貨郵吞吐量增速超過10%。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