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北師大周星:短視頻時代的城市感知 是靜觀到流觀審美的轉變

2019-03-05 13:31:00
來源:消費日報網
字號

  近日,“短視頻時代的城市文化傳播與城市美學”的主題研討會在浙江大學召開。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就短視頻時代背景下的城市形象構建及文化傳播價值進行交流探討。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前院長周星教授在會上發言,認為抖音短視頻走紅的背後,是山水樓臺式靜觀審美到場景化流觀審美的改變,暗含著以“人”為主體的文化投射現象。

   

研討會上,周星從“傳播就是影響、參與就是創造、感知就是認同”展開發言,他認為,短視頻的用戶聚焦現代生活感知下的城市形象,關注城市中建築、街道、文化廣場等場景,這些現象體現物質空間的同時,也在投注個體多項審美中的心理感受。抖音式的城市印象表達,實際上也是在智慧時代新一代人在某種程度的一體性感知。

  周星提到,審美跟隨時代在轉變。在城市的文化建設和傳播中,建築、街道、文化廣場、商業設施等是城市表面場景,但城市審美不僅僅局限于城市建築、空間的景觀。抖音短視頻通過公眾的感知,向外界展示了被感知的城市印象。這種感知,隨著短視頻和豎屏的流行,使城市形態的觀念轉變顯性化。

  傳統閱讀文化是一種思考的文化,短視頻的瀏覽,是讓文化的感知從悠長體味的閱讀審美到短處碰撞閱讀變化的表現。用短視頻的流觀審美表達城市印象,一方面聚焦現代生活感知下的“城市”,不僅包含物質空間的體現,更包含著人的心理投射。此外,短視頻是多項審美混合的聚焦對象,表現出“外為物質空間體現、裏為心理接觸和感知”的特徵。

  “城市的感知從以往山水樓臺的靜觀審美,變成了場景化的流觀審美”。周星提到,不同於農耕文化的審美習慣,抖音短視頻形式,實際上是讓人作為文化的引領者、想像者和映射者,在新時代轉机變産生文化觀念的遷移。極短、快捷成為時代趨勢,在對城市文化的深入了解後進行再創作,短視頻的流觀審美也為感知城市文化點上了靈魂。

  周星最後提到,要正確審視靜觀審美到流觀審美的得失。面對新一代人,利用抖音類短視頻構建城市文化和傳播體系,將展現出更鮮活和有價值的城市內涵。

  此次研討會上,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發佈基於字節跳動係産品分析的《城市形象指數及測試報告》。在理解城市內涵與意義基礎上,對短視頻時代以抖音為代表的傳播形式及技術和科學分析構建城市文化傳播價值,也將為塑造城市新名片、弘揚城市文化提供了新的傳播途徑和客觀依據。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