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製造業生産延續擴張態勢:園區創新熱 增産品質高

2019-02-18 16:0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1月,全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5%,其中生産指數為50.9%,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製造業生産延續擴張態勢,增速略有加快。這是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開年數據,成績亮眼。

  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是我國匯聚全球創新資源和先進産業要素的現代化生産區。改革開放40年來,各類園區成為改革開放活力最強、發展品質效益最高的區域之一。春節復工,記者來到上海、北京等地園區,深入生産創新一線,感受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的前進加速度。

  上海臨港産業區——

  

  新能源汽車高品質增長勢頭強勁

  “整個春節工地都沒休息,工期緊張,今年要建成投産。”在上海浦東臨港産業區,特斯拉超級工廠建設工地,現場負責人説。一旁,打樁機、推土機、運土機來往有序。

  一期年産25萬輛,最終年産50萬輛,特斯拉超級工廠讓世人對臨港刮目相看。也因特斯拉的加入,這裡正在形成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

  1月,臨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聚提速明顯:招商接洽的新能源汽車整車、核心零部件、創新功能與服務項目已有10余個,涉及總投資近100億元。一年前,臨港基地新能源汽車只佔汽車産量的11.6%,一年後則佔到22.6%,佔比同比翻了一番。

  走進上汽大通汽車公司臨港分公司,一輛輛形如麵包的白色汽車映入眼簾,外形時尚可愛。“這款新能源車專為快遞小哥設計,定位是物流貨運,續航里程約200公里。”項目經理李禎説,騎電動摩托送快遞,後面大包小包很不安全,而這款車除駕駛室以外的部分都是儲貨空間,容量有1噸,既安全又環保。

  開年以來,一批汽車電子、記憶體、檢驗檢測等項目在臨港註冊落地,為新能源汽車配套與服務的關鍵技術和零部件項目已啟動。“新能源車的高品質增長勢頭很強勁!”上海臨港管委會黨組書記陳傑説。

  北京經開區——

  高精尖産業促市場主體量質齊升

  “1月初,剛剛中標一個智慧執法項目。春節前,我們又中標一個警務資訊平臺項目,開年訂單讓大夥一刻不敢閒。”北京合眾思壯科技公司公共安全業務中心副總經理李艷菊説。假期剛過,研發人員就已忙活起來。

  今年以來,合眾思壯喜訊頻傳:1月8日,參與完成的“中國高精度位置網及其在交通領域的重大應用”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月29日,研發的全球單機釐米級定位的G970Ⅱ測量型GNSS接收機獲2019年德國IF設計大獎;企業訂單不斷,僅時空物聯業務,1月中標金額就比去年同期增長400%。

  高精尖——合眾思壯所在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瞄準這一定位優化經濟結構。2018年,佔北京0.35%土地面積的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509.5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現工業總産值3841.2億元,總量佔全市比重20%,對全市工業産值增長貢獻率達50.8%。

  鼓勵高精尖産業優先在各類園區落戶,通過彈性年期出讓土地和土地年租制等方式降成本;發佈促進高精尖産業發展實施辦法,每年安排100億元産業發展促進資金;推進流水線服務,辦事“只進一門只對一窗”……助力企業發展,北京經開區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1月,經開區登記註冊市場主體同比增44.3%,科技類企業同比增長21.51%,市場主體量質齊增。“新春正是奮進時,高標慮遠開好頭。”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梁勝説,今年將從核心技術關鍵環節上下功夫,建設創新型産業集群。

  浙江嘉善經開區——

  依託特色平臺集聚外資提速明顯

  浙江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年來以中荷産業園為特色平臺,全力實施高品質外資集聚地建設,成為眾多外資企業在華的生産和研發中心。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