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73萬億元!誰支撐了外貿“開門紅” ?

2019-02-18 08:30:00
來源:央視財經
字號

  海關總署2月14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1.5萬億元,增長13.9%;進口1.23萬億元,增長2.9%;貿易順差2711.6億元,擴大1.2倍。

  開局良好!數據背後有哪些新亮點?穩中提質!促外貿轉型升級,如何助力高品質發展?2月16日晚,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一月外貿開局良好 亮點在哪兒?

  新聞連結:

  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1.5%,較整體增速高2.8個百分點,佔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提升0.7個百分點至28.2%。

  梁明:外貿“開門紅” 成色十足 亮點紛呈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這個開門紅不僅是簡單的開門紅,而是一個成色十足、亮點紛呈的開門紅。一月份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73萬億元人民幣,這個額度在歷年1月份是非常高的,另外,一月份出口額也是非常高的,放在去年全年12個月也可以排在第四位。進口由於多個因素增速下滑,比如今年春節比較早,還有一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總體上來看,1月份進出口成色確實是非常足,此外,外貿結構是持續優化,動能也是持續轉化。

  劉戈:外貿“開門紅” 來自多點開花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這個開門紅可以表述為多點開花,對歐盟,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出口大幅度增長,另外,從産品來説,除了機電産品,原來很傳統的産品,比如塑膠製品、玩具、傢具、服裝增長也很快。

  穩外貿 如何助力高品質發展?

  新聞連結:

  一月份貿易方式和外貿商品結構的變化也表現了我國外貿優化結構、高品質發展的趨勢。出口商品中,機電産品對出口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一半,整合電路、汽車及其底盤、電腦及其部件等産品出口附加值進一步提高,出口金額分別增長30.3%、36.5%和14.3%,出口單價分別增長34.6%、17.2%和19.3%。進口方面,1月份我國對原油、天然氣等商品進口量增加,鐵礦砂、大豆進口量減少。

  梁明:中國外貿企業創新能力持續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中國的外貿企業憑藉完備的研發創新能力和強大的技術支撐,依賴自身的競爭力拿到了國際多家知名公司長期供貨的訂單,創造不少利潤。民企的韌性是最強的,只要有市場就會去保市場、保份額、保渠道。現在民企跟原來的民企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第一個轉變是從數量的優勢到品質的優勢,第二個轉變是更加注重品牌化的競爭力。

  劉戈:世界對中國製造需求潛力依然巨大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世界對於中國製造需求的潛力還是巨大的,現在像 “一帶一路”的相關國家,它們對於中國製造的産品的需求,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面很難被其他國家替代。比如,生産一個塑膠玩具,模具製造必須跑到江浙等地,這邊有成熟配套的産業鏈,另外很多電子産品也非常有市場,現在更多是自有品牌,這樣會有更高附加值。

  梁明:民營企業對外貿易支撐力增強 中國有能力做好“穩外貿”工作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從數量到品質,從價格到品牌都是在轉化中,尤其是外貿企業包括民營企業強勁的競爭力,會支撐中國外貿實現非常好的增長,再配合穩外貿的相關政策,將可以支撐2019年外貿總體增長,我們的信心還是比較足的。

  劉戈:外貿出口既要轉型升級 也要穩住底盤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外貿出口要轉型升級,但同時也要穩住底盤,我們傳統的出口強項不能丟,“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需求非常旺盛,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當地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有大量中國製造的産品。而隨著中國擴大開放步伐,也會帶給眾多國家互利合作的新商機,未來外貿通過轉型升級和穩住傳統製造,助力中國經濟。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