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蒙牛在達沃斯論壇倡導共建“全球乳業共同體”構想

2019-01-28 09:5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1月22日至25日,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行,3000多名嘉賓圍繞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等話題走向進行探討。作為中國乳業的唯一代表,蒙牛總裁盧敏放首次來到達沃斯。他在短短72小時裏出席了數十場交流、座談活動,闡述了構建“全球乳業共同體”的戰略構想,為打造“乳業版全球化4.0”貢獻了方案。

  中國力量推動全球乳業健康成長 

  乳業是快速消費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乳業為世界乳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數據顯示,中國乳製品貿易量接近全球20%,産量佔全球7% ,除了快速增長的消費之外,品質、創新和數字化也成為中國乳業轉型升級、快速壯大的三大驅動力。中國乳企不斷提升産品與服務品質,滿足消費者需求;在産品、服務、商業模式上創新,適應消費者生活習慣;推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應用,建立數字牧場、數字工廠、數字物流和數字化的消費者溝通方式,實現整條産業鏈的數字化轉型。

  此外,蒙牛等20多家中國乳企還陸續啟動了國際化戰略。在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發佈的“2018年全球乳業20強排行榜”上,包括蒙牛在內的兩家中國乳企進入十強,成為全球乳業第一方陣中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共治共用描繪國際乳業合作藍圖 

  在消費方面,世界每年每人平均飲奶量達90千克,發達國家超過270千克。面向全球調配資源、構建全球化的産業鏈、推動各國各地區間乳業供需平衡、實現共贏發展成為各國乳企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017年,在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第23次年會上,盧敏放首次提出構建“全球乳業共同體”的設想。他指出,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乳業優勢是互補的,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各國政府和企業應當攜手為提升乳製品標準、消除市場壁壘、優化資源與資本配置而努力。在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盧敏放將“全球乳業共同體”的設想升級為戰略構想,這個“共同體”不但要推動定價機制、資源分配和消費等方面的優化提升,還要促進“從牧草到奶杯”的産業鏈各環節共同分享發展紅利,並讓乳製品為解決日益嚴峻的全球糧食安全和饑餓問題作出貢獻。

  在本屆達沃斯論壇上,在出席消費品行業理事會時,盧敏放提出,“全球乳業共同體”的構建,有助於乳業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推動下,實現技術革命和供應鏈、價值鏈重塑,更將在地緣經濟重構的劇烈變化中,推進全球乳業實現共治、共用、共贏的包容性、可持續發展。這是蒙牛為“乳業版的全球化4.0”提供的一套方案。

  蒙牛企業發展路線融入全球共建 

  “全球乳業共同體”是蒙牛在多年來開展國際化業務的探索中不斷摸索和完善出的構想。在“引進來”“走出去”的實踐中,蒙牛也成為這一構想的踐行者和獲益者。

  在全球行業治理方面,蒙牛作為中國-紐西蘭商務理事會的中方主席單位,推動和促進中新兩國乳業更加緊密的合作;憑藉全球乳製品論壇組織(GDP)的首位中方董事身份,盧敏放為中國乳業在國際上積極發聲;在作為中國企業家代表出席2018年國際乳業聯合會(IDF)峰會期間,盧敏放為亞洲乳業的發展之路提出建議。

  在國際合作層面,蒙牛與法國達能、丹麥阿拉福茲(Arla Foods)、紐西蘭安碩(AsureQuality)等全球知名企業在資本、研發、品牌、標準、管理等領域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在産業鏈層面,蒙牛在大洋洲打通了從奶源到研發、從生産到銷售的環節,在印尼建設了中國首家海外液態奶工廠,實現本地收奶、本地加工、本地銷售;在市場方面,蒙牛産品遠銷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緬甸、蒙古等近十個國家和地區,為當地消費市場注入了新活力。

  隨著“全球乳業共同體”的構想走上達沃斯的舞臺,蒙牛為乳業行業注入新動能。在達沃斯論壇與央視聯合舉辦的“全球化4.0:全球商業未來的中國角色”討論會上,盧敏放表示,期待“全球乳業共同體”能夠讓全世界分享中國乳業發展的紅利,讓乳業在全球化4.0浪潮中開啟新的黃金髮展時期,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夠享用更好品質的乳製品。(宋麗、郭敏、喻曉 )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