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鬥魚直播行業名列前茅 泛娛樂佈局成效凸顯

2019-01-25 16:2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1月25日電 日前,數據機構QuestMobile發佈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年度大報告》,報告總結了2018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八大關鍵詞:上市、增長、下沉、裂變、新人類、邊界、監管和粉絲經濟,也顯示移動視頻成為僅次於移動社交的第二大移動網際網路行業。這幾年,得益於4G網路紅利,直播、短視頻兩大賽道迎來爆發,成就了多家現象級公司。

  QuestMobile報告指出,2019年“用戶的使用習慣從圖文向音頻視頻轉變明顯,進一步搶佔即時通訊、閱讀等領域的使用時間。”此同時“5G商業化會給行業帶來新衝擊,預計5G將率先在視頻內容消費、産業網際網路、遠端診斷、物聯網、車聯網等方面變革用戶使用場景。”

  但就直播行業而言,QuestMobile的一組數據顯示:鬥魚直播去年12月MAU為4341.3萬,而虎牙、YY、花椒和映客的數據則分別是:3040.3萬、2763.3萬、1530.6萬和1444.8萬。在TOP30賽道用戶規模NO.1榜單中,鬥魚直播作為移動直播的NO.1上榜。

  鬥魚名列前茅讓人意外

  從MAU來看,鬥魚排名直播行業第一(不僅是2018年12月;2018年下半年一直穩居第一)讓人意外。究其原因一個是鬥魚起家于遊戲直播,雖然在進行泛娛樂轉型,不過如今依然有很強的遊戲直播屬性,遊戲直播理論上來説只是泛娛樂直播的子賽道,用戶是泛娛樂直播用戶的子集,因此鬥魚MAU比泛娛樂綜合直播平臺高。第二個是去年是直播行業的分水嶺,2018年中國直播行業正式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因為內容監管、大環境影響等原因,行業上演了千播大戰後又一次大浪淘沙。而鬥魚2018年12月MAU達到4341.3萬,對比2018年初數據實現了逆勢增長。

  當然,不同機構數據統計口徑不同結果也會截然不同。QuestMobile統計的App數據,這只能表明鬥魚在移動端數據領先,WEB+移動的整體MAU數據目前缺乏權威第三方數據。不管怎麼説,鬥魚2018年在對手IPO後上升通道沒有被堵住,MAU翻倍還是很值得關注的。

  鬥魚做對了什麼

  直播平臺作為移動視頻的兩大分支之一,跟短視頻一樣都是做的內容的生意,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好的內容是吸引新用戶和留住老用戶的重要方法,復盤鬥魚的2018年不難發現,它將最多精力花在了內容,這也是其MAU實現逆勢增長的關鍵。

  將遊戲直播內容這一長板變得更長,就遊戲直播而言,做好內容的三駕馬車就是主播、遊戲和賽事。鬥魚2018年遊戲內容主線是走內容精品化路線,吸引和抓住頭部主播的同時,通過自製賽事強化電競業務。鬥魚對遊戲類主播形成了較強吸引力,也有較強的造星能力,馮提莫、週二珂、張大仙、大司馬等明星級遊戲類主播均孵化自鬥魚。下半年鬥魚吸引了友商平臺的優秀主播包括Dota、DNF、LOL等多個品類的明星主播包括旭旭寶寶、09等S級主播。

  賽事上深度佈局,採取自製賽事的路線打造IP,同時多維度佈局電競上下游,給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內容。18年鬥魚與遊戲廠商深度合作,自製大量賽事,其中鬥魚《黃金大獎賽》成為了PUBG官方認可的積分賽事,DSL鬥魚超級聯賽2018春季賽收穫了1.11億的總觀看量,鬥魚刺激戰場千人公開賽(DOT)則是首個由騰訊官方授權、鬥魚承辦的國內超一流賽事,吸引了80支頂級隊伍參與。鬥魚還拿下了大量的賽事分播或直播版權,包括ImbaTV、LPL聯賽、KPL聯賽、德瑪西亞杯、PCPI職業邀請賽、TI8、S8總決賽等等。還簽約了多個電競戰隊:17、SSS戰隊、LCK全部戰隊、RW戰隊、estar戰隊等。電競上進行全方位佈局,自製賽事成為差異化競爭力,這一戰略讓其享受到了電競市場的增長紅利。

  另外,直播+音樂是鬥魚2018年收穫頗豐的一件事,去年底,鬥魚與網易雲音樂跨界推出了“鬥魚音樂榜”,2018年鬥魚還成功舉辦了音樂節、引入多位音樂人、培養音樂新星,強化直播+音樂佈局等。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