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雛燕展翅 不負芳華

2019-01-24 13:49:00
來源:人民鐵道網
字號

劉曉燕在認真檢查軸承滾子及保持架的技術情況。 宋佳龍 攝

  日前,2018年鐵路車輛專業貨車檢修崗位職業技能競賽場上傳來喜訊,蘭州西車輛段年僅23歲的輪軸裝修工劉曉燕在軸承一般檢修理論和實作中取得第一名,獲得火車頭獎章、全路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成為廣大幹部職工心中的“小明星”。

  2016年8月,劉曉燕從蘭州交通大學鐵道技術學院畢業,被分配到蘭州西車輛段輪軸車間。

  輪軸車間已連續兩年被中國鐵路總公司選樹為標準化車間。劉曉燕一來到這個車間,就被現代化的工作環境所感染。“精檢細修、確保安全”“讓標準成為習慣”……檢修操作間裏勵志的標語格外醒目。

  剛入職時,劉曉燕被分配到軸承檢修班組,深深地被身邊的幾位技術能手和標兵所感染,師傅李英在2015年獲得總公司技術比武第二名的好成績,這讓她在見習階段就有了高標準的從業理想。

  “企業需要領跑者,也需要有深扎于土地的龐大根系。培養擁有過硬本領的技術能手、特別是青年技工就是‘根基’。”車間主任吳國強認為營造良好的青年技工實訓環境至關重要。

  工長宋培憲説:“人行千里靠腿腳,車行千里同樣靠‘腿腳’,因此鐵路貨車的‘腿腳’檢修馬虎不得!”在高標準、嚴要求的檢修氛圍裏,輪軸檢修職工都身經百戰,每月一次的業務考試、每季一評的星級職工,大家都積極參與、爭創佳績。劉曉燕看在眼裏,記在心中,踏上了學技練功、勇於實踐的成長之路。

  一套貨車軸承重達30多公斤,劉曉燕每天要分解檢修20多套、檢查測量100多套,面對這些“鐵傢夥”,劉曉燕沒有絲毫膽怯,而是通過認真學習,打內心裏喜歡上了軸承檢修這項工作。

  輪軸是貨車的關鍵走行部件,軸承又是輪軸的核心配件。劉曉燕説,車輛高速運作全靠軸承支撐車軸旋轉,它是如何精密運轉的,自己一直都很好奇。

  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為練就軸承零部件外觀檢查及尺寸測量的過硬本領,劉曉燕從零部件的了解掌握開始,滾子、保持架、密封座……十幾個軸承零件她如數家珍。外觀檢查是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她仔細琢磨李英師傅的工作要領:作業中嚴格執行標準,眼睛如掃描器一般檢查著內部滾子等配件的細小缺陷,心中牢記軸承外觀典型缺陷特徵,將針孔大的麻點、頭髮絲細的裂紋挨個找出來,不能有絲毫疏漏。

  一套軸承,要精確測量14個關鍵部位的尺寸和限度。為確保軸承檢修品質,劉曉燕對外圈牙口檢測儀、大端面磨耗檢測儀等檢測儀器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反覆演練,做到了熟練掌握。“一開始沒有現場經驗,將軸承組件放在檢測儀上轉動檢測時,轉動力度不均勻就會有跳動現象,稍有差錯就會對軸承的精度和限度判斷錯誤。只要放出去一套“帶病”軸承,就會對鐵路行車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劉曉燕説。

  在上大學期間,劉曉燕就十分努力,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參加工作後,她看到年輕的學姐葛琴琴已獲得全路技術能手、總公司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號,萌生了參加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乃至總公司技術比武的想法。

  可現實的情況是,不用説段裏的競爭,連車間內部的選拔競爭都非常激烈,業務知識如果不紮實一切都是空談。

  平日裏,劉曉燕始終嚴字當頭,對軸承檢修結果反覆驗證,保證達標。百分之百的付出,換來百分之百的精品。“工作這麼多年,這麼踏實認真的孩子是不多見的。為弄懂軸承結構、掌握一般故障規律,一本關於軸承缺陷的圖譜仿佛印在了她的腦中。劉曉燕的手套換得很勤,兩天半就磨破一雙,幹起活來她卻從不覺得累。”師傅李英感慨地説,“劉曉燕檢修過的軸承在我心中就是免檢産品。”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劉曉燕的勤奮執著終於迎來了收穫。2018年6月,劉曉燕首次代表蘭州西車輛段參加蘭州局集團公司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就獲得軸承外觀檢查第二名。10月份,在2018年鐵路車輛專業貨車檢修崗位職業技能競賽中,她不畏強手,沉著應對,取得了軸承一般檢修理論和實作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得了火車頭獎章,被評為全路技術能手。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劉曉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本職崗位上踐行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的新時代勞動理念,讓自己的青春夢想不負芳華。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