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車平臺怪事:交了錢卻學不了車

2019-01-22 08:47:00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學車平臺怪事:交了錢卻學不了車

  “OK學車”公司人去樓空,APP卻還在運營,可以正常報名繳費

  負責人失聯,公司被列入異常名單,卻可以註冊新公司繼續乾老本行

  本報記者 吳朝香 文/攝

  近日,杭州的慕偉(化名)正在維權,去年年底,他在杭州一家叫OK學車的網際網路學車平臺報名考駕照,等到真正去場地學車時,才發現根本沒有教練可約。

  更過分的是,在他報名時,這家學車平臺已經出了問題。

  慕偉所在的維權群裏有500人,都是差不多的遭遇:交了錢才發現無車可學;去公司要説法,已是人去樓空。

  錢江晚報記者最近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OK學車的負責人已失聯,公司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但奇怪的是,記者發現其APP到目前為止,依舊可以正常報名繳費。而這家公司的法人,在事發後,又重新註冊了一家新的公司,疑似從事的還是駕駛培訓。

  APP上學車,交錢後卻沒有教練

  去年11月初,想學車的慕偉下載了一個網上學車的APP:OK學車。這是一家在杭州的公司推出的網際網路學車平臺。“我以前坐公交、地鐵經常看到他們的廣告。”慕偉被這些宣傳語吸引:包過,給學員提供專職教練,就近提供訓練場地,“當時我的理解是它是個類似淘寶的第三方平臺,當時覺得比傳統駕校好。”

  慕偉很快在APP上下單,花4699元買了C1手動擋週末班課程。這個費用包括駕校操作培訓費、理論培訓費、考試費、場地訓練費、體檢費等9個項目。12月初,慕偉完成了科目一的考試,按照流程,OK學車應該給他安排教練練車。可是,對方遲遲沒有反應,慕偉聯繫平臺客服,也始終沒回音。

  急著學車的慕偉直接去了OK學車的公司,“到了那裏我才發現這個公司幾個月前就出事了,和它合作的駕校拒絕培訓通過這個平臺報名的學員,現場還有很多學員在要求退款。”

  聶飛(化名)的遭遇和慕偉類似,不過他是通過OK學車的天貓店繳費的。之後他去OK學車討要説法,在一張費用清單上發現,他繳納的學費,OK學車在2017年向所在駕校打款2100元後,再也沒打過款。

  10月份,聶飛向天貓投訴OK學車旗艦店,但沒有結果。

  “去年雙十一他們還在天貓店裏搞活動,許多人還在繼續報名。”這是最讓聶飛氣憤的地方之一。

  如今,天貓上已搜不到這家店。

  承諾15天退款,卻一分錢也沒拿到

  事發之後,聶飛和慕偉都走上了維權投訴之路。

  去年12月6日,OK學車一位負責人和他們簽訂了一份《關於學員投訴退款協議》,承諾12月31日前退款到賬。“當時承諾15天后退款。”

  隨後,錢江晚報記者從杭州市江幹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四季青市場監督管理所了解到,這份退款協議是在管理所的調解下簽署的。“當時,簽這個協議大概有100多人。學員可以根據協議去法院起訴。”

  但15天之後,無論是聶飛還是慕偉都沒有拿到退款。

  “我們再去公司時,他們一個負責人直接讓我們去法院起訴。”相比聶飛,慕偉更生氣,“我當初報名的時候,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安排學員練車了,為什麼還繼續招生?”

  從去年12月份開始,慕偉和聶飛先後去過工商、消協、經偵投訴報案,打過12345。最近,他們先後向法院遞交了訴狀。

  公司人去樓空,被列入經營異常

  OK學車平臺究竟是家什麼樣的公司?近日,錢江晚報記者來到了這家位於新塘路的杭州東導數據技術有限公司。

  該公司位於寫字樓的15層,公司辦公室玻璃門開著,但裏面堆著成堆的衣服和包裝盒,10多個工人正在包裝成衣。一個工人説,他們已經在這裡一個多星期了。

  記者發現,門口的玻璃上貼著幾張紙:本公司全場所監控。目前已對12月6日、12月14日闖入辦公區域,干擾工作行為已提交公安部門監控,追責處理。

  另外一份是四季青轄區派出所張貼的“有需要請報警求助”的溫馨提示。隨後,記者在該寫字樓13層的一家緊閉玻璃門的辦公室前看到一張通知:辦公室裝修中。通知留了一個手機號,落款是OK學車。記者多次撥打該手機號,已關機。

  錢江晚報記者從天眼網上查詢發現,杭州東導數據技術有限公司註冊時間是2010年,註冊資本793.651萬元,法定代表人于洪濤,融資輪次是C輪。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網上顯示,該公司的股東一共9人,3位自然人,其餘是企業法人,包括浙江富潤股份有限公司等。

  OK學車APP自稱是:中國網際網路學車領跑品牌,由投資阿里巴巴的軟銀中國領銜投資,1億元補貼瘋狂學車……

  從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查詢可知,1月16日,杭州東導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出事公司的法人重新成立新公司

  錢江晚報記者調查發現,1月11日,于洪濤作為法定代表人,註冊成立一家新公司:杭州分秒駕訓科技有限公司。

  該公司的註冊資本是300萬人民幣,登記機關是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註冊地址在杭州西湖區留和路。

  股東及出資資訊一欄顯示,杭州分秒駕訓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是杭州東導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還是于洪濤。然而,記者根據其註冊地址前去查看,並未找到這家公司。

  為什麼前一家公司已經出現經營異常,作為其企業法人的于洪濤,還可以註冊成立新公司?

  江幹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辦事人員解釋,根據規定,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法定代表人依舊可以註冊成立新公司,除非該法人代表被列入黑名錄,而列入黑名錄的條件有很多種,包括出現違法行為、失信行為等。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打開OK學車APP,發現其還在正常運作,通過平臺依舊能夠報名下單學車。

  隨後,記者通過OK學車平臺上的“附近練車場”找到兩家駕校,一家表示,他們和OK學車並沒有合作,應該是駕校有教練私下接單,然後帶到駕校練習;另外一家則表示,駕校之前是和OK學車有合作,但現在對方不打錢,合作已終止。

  據了解,OK學車這種網際網路學車模式大概在2016年興起,2015年底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曾聯合發佈《關於機動車駕駛證自學直考試點的公告》,因此,曾有人將2016年稱為網際網路學車元年,類似的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但也存在不少風險。2018年,廣州就有一家這樣的網際網路學車平臺突然關閉,學員退款無門。

  對此,江幹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四季青市場監督管理所負責人表示,APP的問題不在他們的管轄範圍,他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向領導做了彙報,但這個問題歸誰管、以及怎麼解決,目前還不清楚。

  慕偉和聶飛都重新找了駕校,重新繳納學費,繼續學車,用他們的話説,怎麼辦?車還要學,就是咽不下這口氣,所以他們用遍了能想到的所有投訴手段,想討個説法。

  慕偉和聶飛都是90後,此次事件中眾多的受害者和兩人一樣都是年輕人,對於網際網路學車,他們了解不多,有人以為這也是一家駕校,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像淘寶一樣的第三方平臺。

  他們選擇這個平臺,只因看了宣傳廣告,或者身邊熟人推薦。很多人直接在平臺上下單繳費,連份合同都沒有。

  慕偉曾懊惱地説,以後再不敢這麼草率了。

  面對五花八門的網際網路新事物,即使是年輕人,有時也難辨真偽。“有天貓旗艦店,APP上能查到合作的駕校和具體的教練的名字,怎麼也沒想到會出問題。“一位學員説。

  他們的遭遇,很容易讓記者想起,那些身陷保健品、投資理財騙局的老年人,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在這樣一個時代,如何才能確保消費安全,避免層出不窮的陷阱,不是僅靠消費者提高警惕就能實現的。

  作為年輕人,唯一的好處是,他們很快反應過來,並果斷維權,但是,維權之路依然不容易。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