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曬2018經濟成績單 GDP、收入、就業等指標亮眼

2019-01-21 13: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1日電 (謝藝觀)國家統計局21日公佈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2018年,中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快於每人平均GDP增速,GDP增速、CPI漲幅、新增就業等重要指標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GDP首次突破90萬億,同比增長6.6%

  初步核算,2018年國內生産總值900309億元,首次突破90萬億元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發佈會上表示,2018年國內生産總值超過90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了近8萬億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經濟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寧吉喆稱,總的來看,2018年國民經濟繼續運作在合理區間,實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作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前進中的問題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

  物價溫和上漲,漲幅低於預期

  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1%,低於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漲幅。寧吉喆評價稱,價格漲幅低於預期,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

  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0.8%,豬肉價格下降8.1%,鮮菜價格上漲7.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1.9%,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2018年CPI同比增速四年來首次突破2%,主要由於夏季極端氣候與自然災害導致蔬菜價格大漲。2018年蔬菜價格同比增長7.1%,對CPI拉動率較2017年提高0.38個百分點。

  新增就業連續6年超1300萬人

  2018年城鎮就業繼續擴大,新增就業大幅增加。新增就業1361萬人,比上年多增10萬人,連續6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標的123.7%。

  同時,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各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4.8%-5.1%之間,實現了2018年年初提出的低於5.5%的預期目標。

  2018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586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3419萬人。全年農民工總量28836萬人,比上年增加184萬人,增長0.6%。農民工月均收入水準3721元,比上年增長6.8%。

  居民收入增長快於每人平均GDP增速

  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費較快增長,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快於每人平均GDP 6.1%的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在城鄉居民收入上,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增長。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倍差2.69,比上年縮小0.02。

  寧吉喆表示,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據測算2017年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4億人,2018年還會增加。標準是什麼?中等收入群體是有測算標準的。以中國典型的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萬元-50萬元之間,中國有4億人,有1.4億個家庭,有購車、購房、閒暇旅遊的能力。(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