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跨國公司在華負責人新年展望:不可錯過中國市場的發展機遇

2019-01-16 15:0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

  以技術創新助實體經濟增值增智

  當今世界,國內外經濟環境充滿變化和挑戰,但確定無疑的是: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來臨,整個産業的智慧化變革正在興起,智慧科技將融入實體經濟的方方面面。在通向由數據驅動全新的未來道路上,産業界應該堅持將持續創新作為立身之本,推動智慧科技取得突破和智慧應用落地,把握智慧互聯時代的新機遇。

  放眼創新,要有前瞻意識和冒險精神。前瞻意識和原創意識,不只是順應趨勢,更要引領潮流,不斷探索市場前端的方向,並強化研發投入。驗證創新,要有開放意識和合作精神。創新要以用為本,切實推進各行各業發展,所有技術必須不斷在市場上加以驗證。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都要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技術創新最好的價值體現就是幫助實體經濟增值、增智。英特爾公司專注于關鍵的核心技術創新,通過計算力、連接、存儲以及演算法的突破,為數據未來奠定基石。

  做大創新,要有産業意識和共贏精神。一家有大格局的創新型企業需要樹立産業觀,也就是站在整個生態鏈上系統地考慮上下游合作夥伴。多年來,英特爾的關鍵收穫和經驗,就是不停地探索並走好與産業生態鏈深度合作的道路。今後,我們還要堅定不移地繼續走好這條路,找到更多合作共贏的突破點。

  産業在智變,唯有創新不變。展望明天,我們看到與産業生態鏈攜手創新的最大機遇,就是數據驅動的未來。中國數據總量2020年將達到全球的20%,成為數據資源第一大國,這將推動中國成為全球創新沃土。我們將與産業生態鏈持續探求融合互補的創新機會,共贏充滿想像力的數據未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朱 琳)

  埃森哲公司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主席朱偉:

  為中國企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進入2019年,中國經濟更加聚焦高品質發展,企業必須應對諸多領域的挑戰和變化。埃森哲公司的研究表明,數字經濟發展放大了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2017年,隨著數字技術推動商業模式創新,例如網約車兼職司機、網路直播等形式的數字兼職、網際網路金融與移動支付這3大推手至少貢獻了3000億元的居民新增消費能力。未來10年,消費市場的變化速度預計將遠超過去。

  如今,以數據分析、移動技術、人工智慧、社交媒體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革新,將進一步重塑消費市場,全球領軍企業將更多地投資于那些能與消費者發生更高關聯度的技術應用組合。中國領軍企業也在利用技術創新和多樣化的中國消費者需求,在更廣泛的行業精耕細作,打造更好的産品、服務和體驗,專注于價值創造而非野蠻擴張。

  當然,消費紅利並非唾手可得。更加成熟的消費觀念以及新一代客戶體驗對企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中國企業如欲打造與用戶高度關聯的品牌,我們認為需做到更加平衡的開發與發展。一是既提供可持續的産能與服務,亦積極關注即時需求變化;二是既提供個性化定制,亦關注個人數據安全;三是既創造品牌吸引力,亦不過度喧擾或製造極端與偏見。

  在可預見的未來,優秀的數字化企業反而需要做好減法,專注于提供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數字産品和服務,與消費者建立數字信任。企業唯有敏捷且恰如其分地追隨消費者偏好,才能在下一輪創新中找準方向,並得到市場和資本的認可。埃森哲希望針對行業發展瓶頸,為數字轉型中的中國企業提供更多樣的創新解決方案,量身定制數字化的客戶體驗,在新的一年協助他們開闢新的增長路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朱 琳)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

  為中國産業升級 貢獻智慧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雖存在一定挑戰和不確定性,但不會影響高通公司在中國的發展信心。因為,無論是對中國還是世界來説,新的技術對提升經濟發展都有很大潛力。5G和人工智慧將驅動智慧互連的未來,5G與人工智慧的結合也將激發新的商業模式、重新塑造産業,催生超乎想像的新服務,成為創新的新引擎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開放才有發展,合作才能共贏。高通很榮幸能參與併為中國行動通訊和網際網路産業的發展作出貢獻。同時,我們的發展也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快速進步,特別是過去10年來的飛速發展。過去10年,中國經歷了3G和4G,特別是4G的快速發展。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行動通訊市場,擁有超過10億4G用戶。此外,目前全球前10大智慧手機廠家中有7家是中國企業,而且這7家企業都是高通的客戶。通過領先的技術和産品以及共創價值的合作夥伴關係,我們已經與中國企業和産業發展融為一體,密不可分。隨著5G在2019年開始商用,高通與中國相關産業會有更多合作機會。

  在5G到來之際,中國市場蘊藏著變革行業全球化佈局的巨大潛力,高通非常看好在中國的發展。我們也非常自豪,能夠通過“5G領航計劃”支援中國的合作夥伴加速全球業務擴展,抓住十年一遇的發展機遇,在5G時代取得成功。

  同時,我們也看到5G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會對各行各業産生巨大影響,包括變革工業製造、提升自動化程度、加速推動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等。無論是網聯汽車、智慧家居和智慧城市還是工業物聯網等領域,我們都將繼續與合作夥伴一起推動創新,為中國的産業升級貢獻智慧。(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朱 琳)

  丹佛斯集團中國區總裁司徒嘉德:

  支援中國城市 綠色發展

  目前,全球經濟形勢錯綜複雜,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加之貿易摩擦增加、市場流動性風險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的存在,前景不容樂觀。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0.2個百分點到3.7%。

  這種全球經濟走勢在公司業務上也有所反映。2018年上半年丹佛斯集團保持了持續性的增長勢頭,但下半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主要市場間貿易摩擦加劇導致稅收增加,使我們的全球營收受到負面影響,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市場未來的信心。

  隨著中國越來越強調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品質,越來越多的資金和支援也被投放到相關領域,尤其是創新和綠色發展、城鎮化等。丹佛斯在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正是受益於這種轉變。我們相信這種持續性的投入必將為丹佛斯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提供持久、穩定的動力。

  2018年,我們非常開心地看到中國的“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全國範圍內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下降,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提高,“藍天保衛戰”也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中國的這一發展目標和成績與丹佛斯的業務高度契合,也振奮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讓我們更加堅信能效、環保和綠色産業不可限量的中國市場潛力和未來。

  在過去一年中,我們從中深深受益。2018年丹佛斯集團分別同山東、河北等省份和城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承諾共同發展和應用高能效的能源技術和産品,並著重于重點區域的能源系統整體方案和城市供水及污水處理系統綠色、迴圈、清潔能效技術方案。

  在新的一年中,我們將加大力度,同更多城市展開闔作,支援中國城市的綠色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 頤)

  瀚納仕集團大中華區執行總監蘭熙蒙:

  新動能驅動人才需求持續走高

  全球勞動力市場在過去一年裏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技術人才和僱主需求不匹配的問題正在加劇。隨著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的進步,這一問題還可能繼續惡化。與此同時,全球生産力和工資增長疲軟。

  近期發佈的《瀚納仕全球技能指數》基於對33個經濟體專業人才市場的調研顯示,中國勞動力市場在滿足大部分行業及專業人才需求方面的能力不斷增強。隨著中國推動行業向價值鏈頂端升級,市場對人工智慧、網路安全、金融以及法律等領域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攀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競爭日益激烈。同時,企業也在著力制定有效的留任人才策略,這也拉動了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需求。

  中國憑藉穩健的經濟發展動力和本土企業對國際化人才的強烈需求,不斷吸引海外人才從世界各地歸國發展。

  展望2019年,我們看到中國對科技、工程、數學等領域人才的需求旺盛。在消費驅動的行業如醫療健康和電子商務等領域,專業人才需求同樣居高不下,線上行銷和大數據相關業務將持續增長,因此對業務開發和市場行銷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會隨之走高。同時,“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推動城市集群發展,加強與區域內外貿易夥伴的互聯互通便利化,這也會拉動區域內對相關人才的需求。

  例如,深圳正在利用其雄厚的研發能力、技術服務競爭優勢、強大的工業設計實力和堅實的製造業基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樞紐。這意味著未來40年深圳發展將需要大量高科技數字創新、人工智慧、雲計算服務、區塊鏈研發等領域的人才。同樣,為了協助金融機構更好地把握上海發展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以及中國推進金融改革所帶來的商業機遇,瀚納仕將積極幫助各金融機構打造更強大的人力資源團隊,加速人才梯隊建設。

  對於瀚納仕而言,中國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市場,自2007年建立上海辦事處進入中國以來,瀚納仕先後在北京、廣州、蘇州、深圳設立了辦事處,並剛剛慶祝了北京辦事處成立10週年。瀚納仕作為在英國上市的全球專業招聘集團,將繼續與中國共同成長與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 頤)

  道達爾(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偉良:

  積極參與中國能源結構轉型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需求迅速增長,世界正面臨重大挑戰。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全球能源行業正掀起一場深刻的變革。展望2019年,這場變革勢必走向深化,促進形成新格局。

  為在變革中塑造綠色發展的未來,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由煤炭轉向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結構轉型。到2030年,天然氣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將從2017年的7%提升到15%;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已成為太陽能、風電、水電、電動汽車及電池領域的第一大市場及生産國。目前,道達爾(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已率先將氣候因素納入集團發展戰略中,大力推進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發展,這與中國能源結構轉型需求不謀而合。

  道達爾一直是中國市場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商之一。我們與中石油在蘇裏格南項目的天然氣産量持續攀升;與中海油的天然氣購銷協議進一步延長;作為首家外資公司與中國民營企業新奧集團簽訂了長期協議,向其供應液化天然氣;我們還攜手中石油等合作夥伴開發亞馬爾天然氣項目,並將所生産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到中國。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我們的子公司SunPower在光伏産業鏈的不同環節與中國合作夥伴組建了合資企業,並積極參與到中國的光伏電站項目中;生産高效儲能電池系統的子公司Saft在中國專注于服務民用電子設備和鐵路市場,産量也逐年提高。兩家公司都在本地公共服務中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們在中國積極推動本土創新,在多個領域開展研發。其中,作為中歐減排解決方案項目的主要參與方,道達爾攜手中歐兩地多方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碳捕集、再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助力中國在能源創新和高科技領域實現發展。

  2019年將是充滿機遇的一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能源結構轉型進一步推進,我們相信,道達爾在不斷開放的中國市場上發展前景廣闊,與中國合作夥伴在全球範圍的合作關係也將得到進一步加強。我們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中國能源結構轉型這一變革當中,與中國能源産業共同成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 頤)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