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商務部、海關總署助推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2019-01-08 15:07:00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字號

  編者按:暑往寒來又是一年,2018年,面對複雜而嚴峻的內外形勢,國家各部委勇擔職責主動發聲,召開了系列發佈會,廓清迷局、回應熱點,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正視聽、添活力。

  “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2018年以來,商務部、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部屬、推動落實多項與“擴大對外開放”相關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為中國形成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保駕護航。

  “自貿區”建設:向更高水準和層次邁進

  2018年10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批准設立,探索全域自貿試驗區並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宣示了中國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決心。

  2018年同時是自貿區建設5週年,5年來,自貿試驗區的擴圍升級跑出加速度,也跑出廣度和深度。前三季度,全國自貿試驗區(不含海南)進出口累計2.4萬億人民幣,佔我國外貿22.28萬億元的10.77%,同比增長14.03%,增幅高於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4.13個百分點(全國外貿增長9.9%)。2018年1~11月,自貿試驗區新設立企業8569家,同比增長34.6%;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0.4%,佔比12.7%。

  2018年11月23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援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海關總署負責人表示,《若干措施》的53項措施中,9項涉及海關工作,其中海關牽頭或者單獨辦理6項,協辦3項,這些任務將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為核心。

  商務部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適時開展督促檢查,推動各地區、各部門按照《若干措施》抓好各項深化改革創新措施的落實工作。及時梳理、研究落實相關措施在推進落地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統籌協調解決這些難點問題。

  降低進口關稅、提高出口商品退稅率

  2018年以來,我國降低進口增值稅稅率、多次降低關稅,為擴大進口創造有利條件。此外,今年政府多次提高出口退稅率,促進我國外貿的發展和增長,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強企業的活力與競爭力,減少企業的負擔,深化我國外貿政策改革。

  2018年11月1日起,我國降低1585個稅目的進口關稅,關稅總水準從9.8%降至7.5%。海關總署表示,為落實好此次降稅政策,海關已完成通關係統參數調整,做好了實施準備工作,大力推進歸類、估價、原産地預裁定工作,支援和幫助企業提前確定涉稅要素,同時繼續優化通關服務,提高通關時效。2018年1-9月,全國海關共落實已實施的降低關稅政策合計減稅2015億元。

  2018年10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決定,2018年11月1日起,按照結構調整原則,提高部分現行貨物的出口退稅率,並將退稅率由七檔減為五檔,為出口企業減負,這是今年第二次提高出口退稅率。

  在2018年9月2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負責人表示,要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外貿發展,可能要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出口退稅率,並考慮對一些出口商品按照國際慣例實行增值稅全額退還。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2018年1-9月,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5922家,實際吸收外資979.6億美元;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153項改革試點經驗正向全國複製推廣……亮眼數據的背後,反映的是中國營商環境的優化。

  2018年10月13日,國務院印發的《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要求,對標國際先進水準,創新監管方式,優化通關流程,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口岸營商環境。並提出“到2018年底,需在進出口環節驗核的監管證件數量比2017年減少三分之一以上、整體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的目標。

  2018年11月30日,海關總署在媒體吹風會上亮出了我國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成績單”:全年整體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提前完成、進出口環節需驗核的監管證件數量減幅高於國務院要求、關稅保證保險試點擴大至全國海關……

  在2018年11月9日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負責人表示,世界銀行近期發佈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今年中國營商環境排名由第78位提升至第46位,客觀反映了我國營商環境改善的成績。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抓好已經出臺的多項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的落實,明確分工、明確時限,提高政策的落地效應。

  四次主場外交:彰顯開放態度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繼博鰲亞洲論壇、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之後,中國在2018年的第四次主場外交活動。今年以來,中國向世界多次闡述以構建開放型經濟、堅持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倡導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為基調的中國方案和倡議,不斷對外釋放擴大開放的明確信號。

  在2018年11月份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3600多家企業參展,40多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成交額達578億美元。

  商務部表示,進博會有利於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擴大合作空間,拉緊利益紐帶,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明年將採取多項措施進一步擴大進口,包括辦好第二屆進博會,增加農産品、資源性産品進口,增加日用消費品、養老康復護理等産品進口,培育新的國家進口貿易促進示範區等。

  海關總署為進博會的順利舉行提供了全方位通關保障。2018年6月份,海關總署發佈了支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13項便利措施,內容涵蓋了量體貼身打造通關指引、依託資訊化系統提供全流程服務、統一稅款總擔保減輕企業負擔、設置專門通道優先辦理等展品進境的全部環節。

  負面清單“瘦身”:大幅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

  2018年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發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以更大力度推進對外開放。2018新版負面清單大幅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清單長度由原來的63條,減至48條,意味著進一步縮小外商投資審批範圍,共在22個領域推出開放措施。

  新版負面清單在金融、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推出了開放舉措,限制措施縮減了近四分之一,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進一步在文化、資源、種業、電信等領域進行壓力測試。同時,負面清單還列明瞭股權要求、高管要求等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專門針對外商投資準入進行限制,一律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進行管理。

  2018年11月22日,商務部發言人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緊緊圍繞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的目標,積極推動自貿試驗區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探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進一步壓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

  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 維護進出口貿易公平環境

  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既有利於吸引更多海外企業走進來,也有利於保護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

  2018年11月8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建設。要求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海關總署、智慧財産權局等有關部門在在2018年底前制定出臺對網購、進出口等重點領域加強智慧財産權執法的實施辦法。商務部、智慧財産權局要加強對中小微企業智慧財産權海外維權的援助。

  2018年8月1日起到2018年年底,全國海關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出口智慧財産權優勢企業智慧財産權保護專項行動。主動強化重點企業所在地海關與口岸海關執法協作,為企業跨關區維權打假提供便利,對涉嫌智慧財産權刑事犯罪的,依法通報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018年9月17日,商務部部長在跨國公司座談會上表示,保護智慧財産權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智慧財産權保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將繼續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為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