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回歸理性成交量萎縮 元旦小長假多地樓市遇冷

2019-01-02 14:05: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2019年元旦小長假第一天,一樓盤置業顧問只帶了兩波看房的客人,也就是往年小長假的零頭。“最近二手房人們看得少,市場偏向於新房,所以我們2019目標是多帶看新房。”她説。

  中原地産數據顯示,2019年元旦小長假前兩日即2018年12月30日、31日,上海商品住宅分別網簽258套與243套,較2017年同期的156套與57套,分別上漲65%和326%。廣州方面,前兩日商品住宅分別網簽1790套與297套,較2017年同期的385套和91套分別上漲364.9%和226%。深圳方面,30日網簽62套,較2017年的90套同比下降31%,31日網簽70套,較2017年同期的60套上漲16%。北京市場網簽暫停,30日住宅網簽只有4套。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整體來看,一線城市2019年元旦假期期間市場網簽成交量與2018年元旦相比有所上行,但主要原因是因為年末大部分房企集中簽約衝刺。從市場趨勢看,2019年一線城市市場將繼續低迷。二線城市也將維持平穩降溫,2019年全國房地産市場開門遇冷已成定局。

  張大偉介紹,2018年北京成交24971套,刷新年度最低紀錄。對比2017年供應少,2018年供應井噴的情況下,成交量萎縮帶來庫存大幅度上漲。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賣出去的房子不會憑空消失,儘管當前庫存水準較低,但它仍將成為房地産市場的潛在供給。因此,今後可能就會面臨“跌價補庫存”,即當新開工面積大於銷售面積的時候,開發商就進入被動補庫存模式。

  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劉洪玉日前在第八屆“責任地産”高峰論壇上表示,雖然房企業績比較搶眼,但對未來有不確定性,加上還有一些外部環境的調整,所以企業的融資難度也在加大,融資的成本在上升。另外,有不少的企業存在著流動性或者是高杠桿帶來的風險。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也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産抵押貸款還款違約的風險可能會有所增加,有關方面需要做好防範或應對。在他看來,過去一段時間房地産的過快增長已經對住房以外的消費、生産和投資産生了非常明顯的擠出效應,而實體經濟回升緩慢、宏觀經濟持續下行或導致不能按時償還住房抵押貸款的家庭有所增加。

  在此背景下,劉洪玉説,未來重點完善基礎性的住房制度,構建穩定市場的長效機制。目標在於房住不炒、住有所居;同時市場穩定,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最後實現整個房地産業的穩定。(梁倩)

[責任編輯:孫伊靜]